7月5日至6日,“向世界講述重慶”2025國際學生石柱土家文化感知行活動成功舉辦,來自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摩洛哥、尼日利亞、俄羅斯、蘇丹等10國近60名重慶大學的國際學生深入石柱,沉浸式體驗中國民俗文化及巴渝文化魅力。
活動海報 供圖 重慶大學
本次活動依託重慶大學“漢語文化實踐”第二課堂,設計“前置課堂+實地研學+成果彙報”全鏈條體驗環節。在前置課堂上,石柱縣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走上講臺,通過精彩有趣的文旅推介、品嘗土家美食、學唱非遺啰兒調,為國際學生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民俗文化啟蒙課。
石柱文旅代表走進重大課堂 供圖 重慶大學
在實地研學環節,國際青年們來到萬壽山景區,了解女將軍秦良玉的故事;走進石柱黃連科普中心,探訪黃連種植史與現代化産業鏈,以及鄉村振興帶來的生動巨變,直觀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際學生們還乘坐藤子溝景區的湖畔小火車欣賞山水田園風光,並在黃水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與當地居民同跳“萬人擺手舞”,體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國際學生與遊客同跳擺手舞 供圖 重慶大學
蘇丹籍國際學生帝龍表示,此行最大的收穫是對中國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據了解,活動特別設置“石柱文旅國際青年體驗官”機制,讓每一位國際學生都成為重慶文旅的“體驗者與講述者”。在石柱研學期間,國際學生累計原創圖文、短視頻作品近百條,並通過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廣泛傳播。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課程指導教師認為,此次活動讓國際學生們走出課堂、走進村鎮,親身體驗了一幅融合“土家文化精髓”與“鄉村振興新貌”的立體畫卷。
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借助“政府搭臺+高校賦能+企業運作”三方聯動優勢,形成了“3個1”成果,即一套融合高校國際人才培養與區縣文旅國際化需求的實踐課程體系,一條串聯起萬壽山景區、黃水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核心景區資源的國際精品線路,一批具備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國際文旅使者。希望借助“以體驗促創作、以社交帶傳播”模式,讓每位國際青年都成為行走的“文化路由器”,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向更多國際遊客種下嚮往重慶的種子。(文 葉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