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奉節縣龍橋土家族鄉:多措並舉繪就生態振興新畫卷
2025-07-09 17:10: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記者 田渝兵):近年來,重慶市奉節縣龍橋土家族鄉在生態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通過一系列紮實舉措,實現了生態、經濟與人居環境的多重蛻變,書寫了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

  龍橋土家族鄉陽壩村位於渝鄂交界處,曾是偏遠貧困的代名詞,如今卻憑藉生態修復成果煥發出新的生機。14處砂石堆積點上,1.5萬株油松、刺槐等苗木茁壯成長,200畝新增造林讓裸露山體重披綠裝,珍稀樹種紅豆杉種群得到恢復,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生態的改善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2024年,該村産業總收入突破15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萬元,較三年前增長65%。其轉型之旅正是龍橋土家族鄉推進生態振興戰略的生動縮影。

  龍橋土家族鄉以黨建為統領,織密生態治理“經緯網”,通過成立由鄉黨委書記挂帥的“生態振興建設專項小組”,各聯繫村領導及村黨支部書記牽頭,構建起“鄉—村—網格”三級責任體系,確保生態治理責任落地生根。

  在機制賦能方面,龍橋土家族鄉築牢生態資源“防護墻”,大力推行“四個一”森林管護機制,即一林一牌(責任公示)、一林一會(定期議事)、一林一策(分類施策)、一林一檔(動態監測),同時積極開展“山林認養”活動,鼓勵村民認領責任林區,形成“人人都是護林員”的良好氛圍。聯合縣規資局開展“利劍護山”行動以來,該鄉已清理非法砂石堆積點14處,扣押移動砂機2台,動態抽查砂石項目13次。

  産業轉型中,龍橋土家族鄉成功“點綠成金”。除了依託龍橋河森林康養基地,開發出“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觀雪”的四季旅遊線路,該鄉還借助轄區民宿協會,掛牌避暑納涼民宿40余家,持續提檔升級精品民宿12家,推動雲起莊、龍橋人家等重點農家樂連點成線,打造龍橋品牌民宿集群,營造出休閒遊玩新業態。為將生態資源與文化IP深度融合,龍橋土家族鄉積極舉辦土家文化展演、農特産品推介等活動。其中,連續九年舉辦的土家特色“採筍季”重大節會活動帶動周邊群眾增收1000余萬元。

  龍橋土家族鄉還以“最美庭院”評選為抓手,發動群眾改造房前屋後,對轄區80公里大小主幹道進行綠化提升,將林口道路沿線花帶打造成遊客“打卡點”,營造“花路迎賓”景觀,繪就出鄉村“詩意棲居圖”。

  經過不懈努力,全鄉實現了三大顯著轉變:生態治理從“傷痕纍纍”到“綠意盎然”,人居環境從“雜亂無章”到“詩意田園”,綠色經濟從“傳統溫飽”到“生態富裕”。目前,龍橋土家族鄉森林覆蓋率達87%,已榮獲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等24項國家級、市級榮譽稱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