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學子赴萬州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25-07-15 19:12: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近日,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國傳引航·‘瞳’行無礙”基層服務實踐團深入重慶市萬州區恒合土家族鄉,開展了“國際傳聲覽沃土,無礙瞳行觸視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20名新傳學子和國際青年,在6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以專業之力架設文化橋梁,以赤誠之心服務基層群眾,在土家山鄉書寫了一曲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交融的樂章。

  活動期間,實踐團成員在恒合民族廣場,為村民帶來了一場“壩壩口述電影”。村民們戴上眼罩,跟隨“馨小青”助殘青年志願服務隊口述員的講述,走進《奇跡·笨小孩》的世界。實踐團還創新設計“盲杖體驗”“信任行走”等互動環節,讓村民感知視障群體生活。

  以文化為媒,推動土家非遺走向國際舞臺,也是實踐團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五星村土家族村情陳列室,赤道幾內亞留學生覃月、蘇丹留學生若鄰輕撫手拍鼓,感受旋律的共鳴。國家級非遺擺手舞第十一代傳承人譙乾樹為實踐團成員親身授藝,帶領中外“徒弟們”學跳“挖土撒種”“磨鷹展翅”,讓土家文化在國際視角下綻放出相容並蓄的生命力。

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學子赴萬州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5144106

實踐團學習擺手舞 攝影 張藝

  在恒合鄉五星村,朝夕志願者協會分會正式成立,併為村民開設了智慧手機培訓班第28期課堂。在兩小時內,播音專業志願者教會43位老人使用視頻通話和防詐騙等技能。據介紹,該協會自2020年成立以來,共計537人次志願者助力270余位老人跨越了數字壁壘。

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學子赴萬州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5144109

志願者教老人使用智慧手機 攝影 劉中鋒

  在恒合鄉五星村委員會,學校新傳學院攝影教師阮藐藐為大家講授了手機新聞攝影;媒介實務中心主任楊清波副教授組建“宣傳資源群”,為村幹部注入傳播新動能;留學生和新傳學子帶土家族孩子們“雲遊”非洲雨林、學習阿拉伯語。在當地白茶種植基地,留學生們還接過村民的鋤頭體驗勞作,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學子赴萬州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5144112

實踐團成員合影 攝影 黃文靜

  在為期3天的實踐活動中,中外青年學子們以專業為筆、熱忱為墨,用行動詮釋了“國傳引航”的深意。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書記郭健表示:“希望通過公益實踐,讓中國鄉村的故事被世界聽見,讓所有群體共享時代發展的溫度。”(文 葉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