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金融監管局的組織下,重慶市銀行業協會、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與多家在渝主流媒體走進兩江新區,實地調研投資近千億的“疆電入渝”國家級重大項目建設,感受新能源汽車全場景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探訪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安全保障等,感受國家戰略、市井民生在“金融活水”的滋養下煥發出勃勃生機。
500億元授信 促“疆電入渝”項目高效實施
從新疆到重慶,一條長度2277公里的輸電線路拔地而起,與之匹配的基地配套電源建設也在高效推進——這就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大項目之一“疆電入渝”項目。該項目是跨區域送電的大型煤、風、光能源發電項目集合。項目建成後,每年可輸送約360億千瓦時電量,能滿足重慶近五分之一的電力需求,讓山城酷暑的用電壓力得到極大緩解。
“疆電入渝”項目重慶方建設由重慶能源投資集團負責,預計總投資337億元。“包括農行在內的近10家金融機構,累計為項目授信超500億元,充分體現了金融機構對國家戰略的支持。”重慶能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疆電入渝”煤電項目1號機組總體進度完成100%,已于2025年5月16日首次並網成功,其餘工程預計將於今年底全部投産。
此外,英大財險重慶分公司累計為“疆電入渝”項目承保合同金額約3.7億元,保障金額近1.5億元,充分保障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生命財産安全。
以金融創新 服務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重慶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將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放在了首位,而重慶兩江新區不乏全國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如何服務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好更快發展,成為兩江新區各金融機構的新課題。
銀行工作人員調研新能源車企 供圖 農行重慶兩江分行
“我們創新出一套針對新能源汽車‘供産消’全場景的金融服務體系。”農行重慶兩江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在支持整車製造企業發展、扶持汽車零部件企業成長、助力汽車消費市場繁榮等方面均成效顯著。為降低整車製造企業經營成本,農行重慶兩江分行向某新能源整車製造企業提供同業最低利率的流動資金貸款,累計發放貸款5000萬元、開立銀行承兌匯票超7億元;另創新推出“科技e貸”等專屬信貸産品,滿足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原材料採購、技術升級及日常經營中的核心資金需求;在汽車消費領域,該行主動降低消費者貸款利率,貸款利率連續三個季度實現下降。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為新能源汽車産業提供了15億元信貸支持。
新行業、新技術促使保險産品不斷創新。2024年11月,平安産險重慶分公司圍繞智慧網聯汽車産品以及新技術帶來的新責任主體、新型風險和用車場景進行創新研發,行業首創了智慧網聯汽車輔助駕駛責任保險産品。該産品覆蓋了輔助駕駛技術所包含的全場景保障需求,涉及車輛、車上人員以及第三方責任等,填補了行業空白。今年以來,平安産險已向全國十余家新能源主流車企輸出了對應技術標準與服務方案,並實現運營落地。
“專精特新支行”為科創企業賦能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024年底,重慶首家銀政合作“專精特新支行”在中信銀行重慶星光支行掛牌成立,重點服務對象就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科技創新企業。該行通過統籌“投行+商行+私行+投資+智庫”的資源,提供全牌照、全週期、全場景、多元化、一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
“我們根據成長型科創企業特點,業內首創了‘積分卡’授信審批模式。”中信銀行重慶星光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傳統只看財務指標的授信方式不同,該行的“積分卡”授信審批更注重企業的技術水準、管理團隊、資本運作等方面,財務指標僅佔授信評估權重的35%。在這樣的創新模式下,瑞河(重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獲得了信貸支持。該公司是一家以儲能設備為主打産品的科創型企業,前期以研發為核心,專注儲能技術研發與産業化應用,面臨較大的流動性資金壓力。中信銀行運用“科創貸+綠色金融”等産品組合,為企業量身定制合理可行的綜合服務方案,高效快速完成授信審批。目前,該公司的儲能産品已在英國、芬蘭等地收穫了大量市場份額。
重慶首家銀政合作“專精特新支行”揭牌儀式 供圖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
著力小微企業融資 服務地方實體經濟
小微企業被視為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亦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郵儲銀行重慶兩江分行積極響應國家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號召,把推動小微金融協調機制落地視為踐行普惠金融使命的關鍵舉措。該行在對接監管和地方專班推送的協調機制“推薦清單”過程中,了解到中泰幕墻工程有限公司短期原材料囤貨用款需求,並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匹配“擔保e貸”産品,在3天內成功發放500萬元貸款。“幕墻材料價格每天變化都很大,郵儲銀行快速授信幫我解了燃眉之急。”中泰幕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郵儲銀行能充分滿足企業的綜合需求,並且從前期溝通到最後放款全是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服務,非常貼心。
據了解,在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郵儲銀行重慶兩江分行不僅主動下沉到各街道開展客戶摸排工作、參與地方專班各類活動,還持續加大與兩江新區社保局及各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合作,為區內創業擔保貸客戶提供高效快捷的專業金融支持。截至目前,該行納入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的投放戶數已超過277戶,投放金額超2.96億元。
新業態職傷保險填補從業人員保障空白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新就業形態已成為勞動者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人員數量迅猛增長。與傳統就業方式相比,新就業形態具有靈活性、短期性、流動性和非契約性等特點,大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難以與企業直接確認勞動關係,這使得新就業形態長期游離于社保體系之外,從業者的安全保障狀況令人擔憂。
市民老劉在某即時配送平臺工作了5年,前不久因為一次交通事故無法騎車,導致幾個月沒有收入。“不少騎手對意外風險更為敏感。”中國人壽兩江新區支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業態從業者如果受傷,收入就會斷檔,生活也會陷入困難。
基於此,2021年12月,重慶等7個省市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試點初期,重慶將7家平臺企業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範圍,新業態從業人員職傷保險按照配送或出行每單進行定額投保,保費全部由平臺繳納。現在,新業態從業人員若出現意外工傷,可快速申請理賠,基本生活開銷得到保障,幸福感、安全感得以全面提升。(文 母國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