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輔警李俊:從“橄欖綠”到“藍天藍” 初心不變使命未改
2025-07-24 17:48:1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現年39歲的李俊,從一名退役軍人到區公安局特警支隊勤務輔警,再到合川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無論身份如何轉換,他樂於奉獻和熱心公益的初心始終如一。“黨和國家培養了我,部隊錘鍊了我,在我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我一定會盡力而為。”李俊如是説道。

從“橄欖綠”到“藍天藍” 重慶民警李俊的多面人生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24155959

李俊(右一)和隊友在水面巡邏 供圖 合川區公安局

  邊疆從軍 維穩處突

  2007年,懷揣著“保家衛國”的崇高理想,李俊在家鄉合川順利通過徵兵考核,光榮入伍,成為甘肅蘭州某部隊的一名戰士。在部隊,他接受了野外作戰、生存訓練、擒拿格鬥等軍事技能訓練。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李俊從不叫苦叫累,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和過硬的軍事本領。他的表現優異,兩次榮獲“優秀士兵”,還獲得“優等指揮士官”“軍事訓練優等”等榮譽。2012年,李俊在部隊光榮入黨。

  特警處警 有勇有謀

  2015年,李俊轉業回到家鄉。不久,他考入合川交通運輸管理處,成為在城區和鎮街查處非法營運車輛、維護營運車輛通行秩序的執法人員。2021年初,李俊通過公招成為區公安局特警支隊勤務輔警,主要負責協助民警執行巡邏防控、處置突發事件、維持治安秩序等任務。

  在執行任務時,李俊十分機智勇敢。一次,一名神色鬼祟的中年男子試圖向他兜售假手錶。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反應速度,李俊迅速制服了對方,並將其移送至公安機關。

  公益救援 奉獻力量

  早在2017年,李俊就得知家鄉合川有一支純公益性的救援隊——藍天救援隊。從此,加入藍天救援隊便成為了他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機緣巧合下,李俊在工作中遇到了合川藍天救援隊隊長楊志劍,並通過他的介紹,對這個公益組織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楊志劍的引薦下,李俊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隊友。從此,他自豪地穿上了“藍天藍”。幾年來,李俊利用業餘時間參與了40余次藍天救援隊的尋人打撈、日常救援、勤務保障等大小活動,服務時長超過200個小時,成為隊長讚許、隊友認可的優秀志願者。

  李俊説:“選擇公益救援,就是選擇了無私奉獻。雖然累點,但很有意義。”即便脫下軍裝,他依然認為自己是一個兵,能幫助別人,就是他最實在的人生價值。從“橄欖綠”到“藍天藍”,李俊的人生充滿了奉獻和責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英雄。(文 景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