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及重慶市公安局關於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決策部署,聚焦宣傳防範、預警勸阻、行業治理等重點環節,推動全民反詐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6月底,全區電詐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7.64%,損失金額同比下降3.52%,為群眾挽回損失320.95萬元。
精準宣防:線上線下織密“防護網”
為進一步提升群眾反詐防騙意識,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勢頭,黔江區公安局城西派出所聯合城西街道推行“三個一”舉措;針對老年人等10類易受騙群體,精準繪製“詐騙風險畫像”;聯合網格員、志願者等力量組建“1+N”反詐宣傳隊伍,定期開展“掃樓入戶”宣傳,並在線上依託“網格微信群”建立宣傳矩陣,持續擴大宣傳覆蓋面。同時,聯合轄區銀行建立“預警勸阻”協作機制,形成“宣傳-預警-勸阻-反饋”的閉環管理。
2025年以來,黔江區公安局以“反詐大闖關”答題活動為抓手,推動反詐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進商圈,全區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85萬餘份、發送警示短信4.9萬餘條;利用商圈大屏播放反詐視頻1900余次,覆蓋群眾超10萬人次;舉辦線下宣傳活動350余場,參與“反詐大闖關”答題的群眾達6.2萬人次。
科技賦能:預警勸阻跑出“加速度”
針對不同群體,黔江區公安城南派出所量身定制宣傳方案,組建多名高素質老人組成“銀發宣講隊”、聯合教委開發“反詐情景課”、建立多個專屬微信群,及時推送“詐騙案例+防範貼士”。此外,城南派出所還探索建立“風險賬戶攔截”機制,協助銀行審查可疑賬戶,及時攔截群眾被騙資金。2025年上半年以來,全區共預警潛在被騙對象7.9萬人次;精準勸阻群眾4.7萬人次,攔截資金113.69萬元。
同時,黔江區反詐騙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識別涉詐電話、網址和APP,並實時推送至基層派出所。依託“一鍵協同”機制,公安機關將4800余條高風險預警信息推送至鄉鎮街道,由社區幹部、網格員開展二次回訪,確保勸阻措施落實到位。
重拳出擊:打擊治理亮出“組合拳”
今年以來,黔江區聚焦“兩卡”亂象,聯合金融、通信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對違規開卡網點約談整改,推動銀行落實“開戶風險告知”制度,核查“兩卡”線索360余條,刑事處罰11人,行政處罰98人,罰款4.06萬元;甄別銀行櫃檯取現交易6800余筆,攔截可疑資金62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75人,破獲本地案件29起,詐騙案件移訴起訴64人,詐騙罪移訴起訴13人,為群眾挽回損失320.95萬元、挽損率28.92%。
從“全民參與”的宣傳矩陣,到“以快制快”的預警攔截,再到“露頭就打”的行業治理,黔江區公安局已逐步構建起一套“防得住、攔得下、打得狠”的反詐體系。下一步,黔江區公安局將繼續深化“聯防+智宣+警示”模式,全力守好群眾的“錢袋子”。(文 譚登帆 許小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