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織密鄉村平安網 重慶涪陵公安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2025-09-17 16:52: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在重慶涪陵的廣袤鄉野間,一場以“防、處、巡”為核心的警務革新正悄然重塑農村治安格局。近年來,涪陵區公安局李渡派出所通過機制重構、科技賦能與多元共治,探索出一條契合農村實際的平安建設路徑,讓轄區群眾真切感受到“看得見的安全”。

數智賦能織密鄉村平安網 重慶涪陵公安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_fororder_mmexport1758094249900

李渡派出所綜合指揮室 供圖 涪陵區公安局

  面對轄區面積廣、警力有限的現實困境,李渡派出所率先打破傳統勤務模式,將26名警力精準配置到綜合指揮室、案件辦理隊和社區警務隊。4名所領導輪值坐鎮指揮中樞,強化警情研判調度;7名社區民警下沉一線,開啟“就近處警”待命模式,實現警力投放從“撒胡椒面”向“精準滴灌”轉變。這一改革使社區民警日均接觸群眾時間延長,真正成為百姓家門口的“平安管家”。

  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成為破題關鍵。李渡派出所搭建“數字駕駛艙”,整合值班備勤、警情發案等全量數據,依託“情指行”一體化機制,實現“一鍵派警、一鍵視巡、一鍵調閱”的可視化指揮。通過構建風險預警模型,對矛盾糾紛實施“紅橙黃藍綠”五色分級管控,今年以來,該所成功化解各類隱患131起,化解率達98.47%。NFC技術的應用更讓戶政業務實現“一觸即辦”,連老民警都能熟練操作智慧系統。

  社會共治網絡的建設讓平安防線更加牢固。具體來看,街道治理綜合指揮中心的成立,推動非警務警情分流效率顯著提升;359人的網格先期處置隊伍經過專業培訓,將偏遠村社出警響應時間壓縮至15分鐘;創新推出的“網格先期處警—派出所專業處置—數據實時回流”機制,助力轄區形成“民力無窮”的治理格局。通過黨政領導、公安主責、司法配合的多元調解模式,李渡街道實現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糾紛不上移”。

  立體化巡防體系構築起全天候防護網。村民自發組成的“夫妻檔”“父子兵”巡邏隊穿行于村道小巷,與“步巡、車巡、視頻巡”形成互補。加之警用無人機機場的建成,配合“智巡駕駛艙”的機器人模擬巡邏,李渡街道構建起“地面警力+空間衛士+低空鷹眼”的立體防控網絡。2025年以來,無人機累計開展空中巡邏270余次,排查風險隱患90余起。

  從“被動處置”到“主動預防”,從“單打獨鬥”到“群防群治”,李渡派出所用智慧警務書寫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為農村地區平安建設提供了可複製的樣本。(文 代曉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