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十一場),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醫療保障工作發展成效。會上,市醫保局局長鄧莉介紹,全市醫療保障“十四五”規劃16項主要指標已全面實現,進一步兜住、兜準、兜牢了民生底線。
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中有升
“‘十四五’以來,我市醫療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鄧莉介紹,我市持續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參保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基金運行總體安全平穩;職工和居民住院費用目錄內報銷比例穩中有升,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職工醫保普通門診報銷從無到有,累計報銷72億元;居民醫保産前檢查費補助、住院順産分娩定額補助標準分別提高200%和50%;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梯次減負效果明顯,累計惠及群眾2100萬人次。
持續健全生育保險制度,推動職工醫保和生育保險合併實施,提升統籌基金共濟能力,基金累計支出93億元。持續深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行職工醫保參保人全覆蓋,待遇享受範圍拓寬至重度和中度失能人員,為7.6萬名失能人員及其家庭減負近12億元。
總體來看,“十四五”期間,重慶已經建成覆蓋3200萬人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實現了“醫療照護有兜底、生育疾病可報銷、住院門診有保障、大病小恙共擔當”的民生承諾。
門診特殊疾病保障範圍拓寬
“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豐盈。”鄧莉稱,我市醫保報銷藥品目錄數量從“十三五”末的2709種增加到4339種,過去2.35萬元一盒的格列衛等自費藥、高價藥,通過談判降價納入醫保報銷,普通群眾也能負擔。
提升醫保藥品可及性。建立談判藥品醫院、藥店“雙通道”保障機制,開展集採藥品進“零售藥店、民營醫療機構、村衛生室”行動,推進電子處方流轉,過去只能在醫院報銷的藥品,現在在藥店也能報銷。
拓寬門診特殊疾病保障範圍。新增強直性脊柱炎、重症肌無力等29種疾病,總數達53種,並取消就醫定點限制,過去只能選2家醫院看特病,現在可以到全市所有門診特殊疾病治療醫療機構就診。
打造生育友好型醫保服務。生育津貼實現“申報秒批、直達個賬”,“出生即參保”全面推行,醫保成為父母送給初生孩子的第一份見面禮。
藥品集採共“減負”295.5億元
市醫保局副局長吳良和介紹,我市不斷深化按病組付費改革,老百姓看病自己負擔的費用下降15.6%、每次住院的平均費用下降9.7%、平均住院天數縮短11.3%。
此外,我市不斷深化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改革,在穩住總體價格水準基本盤的前提下,突出重點優化結構、有升有降,比如在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騰出調價空間後,上調了部分中醫類、護理類、診察類價格,引導醫務人員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不斷深化藥品耗材集採,集採藥品耗材分別達到1228個、66種,累計降低群眾負擔295.5億元。
醫保服務實現數字化轉型
市醫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仲姝婕介紹,近5年來,我市以建設“15分鍾醫保服務圈”為目標,積極推動醫保經辦服務數字化轉型。
打造就醫購藥“新模式”。我市全面推廣應用電子醫保碼、醫保電子處方、移動支付等便民服務措施。到今年8月,全市已經有355家二級和二級以上的定點醫療機構上線醫保移動支付,參保群眾通過手機就可以完成掛號、結算、繳費等就醫全流程,就診時間平均縮短了近30%。
推行“一站式”結算“減跑動”。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基本醫保、職工大額醫療、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以及商保公司推出的“渝快保”等多層次醫療保障“一站式”聯網結算,持續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參保群眾無需再拿著一摞票據東奔西跑,報銷款由醫保信息系統自動清算、即時抵扣,個人只需支付“自己該掏的那部分”,先墊資、後報銷的情況成為歷史。
推動便民服務“零距離”。我市聚焦“家門口”服務,依託全市1031個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11228個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聯合銀行、郵政等第三方機構共建“醫保服務站”,構建起“四級”經辦體系為主、社會力量補充的醫保服務網絡,實現“鎮鎮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記者 李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