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足球之名,積極講述區域發展與城市行銷新故事 “渝超”搭舞臺 區縣唱大戲
從全民參與到專業選拔,從文旅推介到産業展臺,從提振消費到城市名片打造……近期,重慶城市足球聯賽(以下簡稱“渝超”)在市域內火熱開展。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城市足球聯賽,“渝超”集結了全市38個區縣及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的代表隊,將以178場比賽、歷時8個月的超長賽程,點燃山城的足球激情。在綠茵場上和場外,參賽區縣也正以足球之名,講述區域發展與城市行銷新故事。
從草根足球到體教融合
兩種人才培養路徑
九龍坡九龍鑫源熊貓隊,正在書寫一個屬於全民的足球故事。
在2025貴州“村超”全國賽總決賽中斬獲季軍的九龍坡區英雄灣村足球隊,正是這支“渝超”新軍的“基本盤”。從“村超”到“渝超”,隊伍名單雖有更新,球員年齡橫跨十幾歲到五十多歲,但“全民參與、本土為主”的建隊理念始終未變。
8月30日晚,70多名草根球員走進九龍坡的足球場參與試訓。最終成軍的隊伍,既保留了“村超”賽季的核心框架,也吸納了十多名從試訓中脫穎而出的新血。主教練劉明亮説:“足球是一種全民運動,我們不只是選拔年輕球員,而是希望九龍坡各個年齡段都有代表參與進來。”
與九龍坡的“草根聯軍”不同,南岸區展現了體教融合的紮實成果。在本屆“渝超”的23支代表隊中,隨處可見“南岸力量”——81名來自輔仁中學的教練和運動員分佈在各隊。
而南岸隊本身,更是“輔仁濃度”拉滿:13名隊員全部出自該校,既有經驗豐富的往屆校友,也有朝氣蓬勃的在校學生。這不僅是一次賽事參與,更是南岸校園足球體教融合成果的集中展示。
據了解,近年來,輔仁中學已向各級別國家隊輸送了40多名隊員,30多人進入中乙、中甲、中超乃至西甲等職業俱樂部;重慶唯一的中甲球隊重慶銅梁龍中,超半數球員來自輔仁;還有80多名隊員考入重點高校。
南岸區的成功,源於其精心打造的“631”培養體系——6所足球特色小學、3所足球特色初中、1所足球特色高中,形成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升學通道,實現足球教育的無縫銜接。目前,該區已建成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34所,真正做到了“校校有球隊、班班有賽事”。
從文旅名片到産業實力
兩種城市表達方式
“雲陽恐龍隊的命名絕非偶然,它是我們對‘世界龍鄉’這份珍貴遺産的致敬。”雲陽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雲陽世界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的厚重歷史,為球隊注入了獨特的精神基因。
這支隊伍同樣是一支土生土長的草根球隊——所有隊員都是雲陽本地人,職業涵蓋警察、教師、學生、銀行職員、個體經營戶等。雖然身份各異,但他們共同以“恐龍”為精神圖騰,在賽場上詮釋“忠勇、堅韌、開放、爭先”的城市精神。
這種精神,既體現在程鑫、彭煉等民警球員守護城市安寧的日常堅守中,也融入李國棟、陳國斌等教師球員教書育人的執著裏。從渝東北區域賽事歷練到征戰全國沙灘足球賽場,胡磊、楊尚鑫等球員的成長軌跡,則恰如雲陽地質公園岩層中的恐龍化石——歷經時光打磨,愈發熠熠生輝。
與雲陽打出的“文旅牌”不同,涪陵選擇以支柱産業作為城市代表。征戰“渝超”,涪陵派出的戰隊名為“涪陵國藥太極隊”。
國藥太極在涪陵紮根52年,已成為幾代涪陵人的共同記憶。近年來,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中藥材種植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2024年相關投入達4221萬元,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增收;同時與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合作,成功突破冬蟲夏草蟲種繁育、菌種繁育等關鍵技術壁壘。
“正因為太極集團為涪陵做出這麼多實實在在的貢獻,我們涪陵人才會認同它代表涪陵出戰‘渝超’。”許多當地球迷均如此表示。
從拉動消費到擦亮名片
賽事經濟的多元價值
璧山等區縣則抓住賽事經濟這一熱點,圍繞“渝超”精心策劃全域消費盛宴。
“‘渝超’的火爆出圈,為璧山文體旅融合發展打開了新空間。我們將圍繞賽事IP深化、業態融合創新、基礎設施完善三方面發力,推動文體旅高品質發展。”璧山區副區長張川介紹,“璧山狼隊”的命名融合了地域文化與體育精神,球隊由區足協與復星體育聯合打造,前國腳季銘義出任主教練。
“三場主場賽事,預計每場都能吸引5萬人次的消費人流。”璧山區商務委副主任牟祖偉表示,除了擁有容納1.5萬至2萬人的專業場地外,他們還在4個鎮街打造了6個特色觀賽集市,聯動區內商圈開展“全域消費·樂享璧山”系列活動,旨在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留量”。
據了解,璧山將在賽場周邊設置1500平方米的主題集市,引進50家商戶,同步推出“璧山狼隊”主題球衣、紀念品和文創農特産品,打造集“吃、購、玩”于一體的消費新場景。
渝中區則借“渝超”之機擦亮母城名片。“大田灣好久沒這麼熱鬧了!”9月13日晚,“渝超”揭幕戰在這裡打響,現場20000多名球迷的吶喊聲,再次響徹這座歷史悠久的體育場上空。
建成于1956年的大田灣體育場,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座甲級體育場。從西南軍區戰鬥足球隊在此點燃“西南足球力量”的星火,到成為前衛寰島、重慶隆鑫、重慶力帆等職業球隊的主場,這裡承載著一座城市的足球記憶。
2003年後,大田灣再未舉辦大型足球賽事。如今,借著“渝超”的東風,這座承載著無數重慶人情感的體育場重新回歸公眾視野,喚醒了深植于市民心中的足球熱情,也帶動了周邊的消費。
“渝超”聯賽猶如一面多棱鏡,折射出重慶各區縣不同的發展路徑與城市氣質。在這場歷時8個月的足球盛宴中,178場比賽不僅是競技的較量,更是重慶各區縣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在這裡,足球已成為一種特殊的城市語言,講述著屬於重慶的多元故事。(記者 劉翰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