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高校師生防騙意識和能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近日,重慶大足區公安局東門派出所組織民警走進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舉辦了2025年秋季學期反詐宣傳暨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專題講座現場 供圖 大足區公安局
活動中,民警圍繞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特點,結合學生群體社會經驗相對不足、易成為詐騙分子目標的實際情況,開展講座,內容涵蓋刷單返利、虛假網絡貸等校內高發的詐騙類型。“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民警在傳授識別和防範詐騙技巧的同時,還重點強調了遭遇詐騙後的正確處置流程,提醒師生們務必保持警惕,若受騙第一時間尋求警方幫助。
同時,講座融入了法治教育內容。民警講解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學生們知法、懂法、守法,珍惜個人信用,切勿為了蠅頭小利而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電話卡、銀行卡,避免無意中成為詐騙犯罪的“幫兇”。
在互動答疑環節,學生們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似詐騙情形、法律困惑等與民警進行了積極交流。民警鼓勵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分享,擴大宣傳覆蓋面。現場還發放了反詐宣傳手冊、紀念品等,並指導師生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
下一步,大足區公安局東門派出所將繼續加強與轄區各院校的溝通協作,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持續推進“全民反詐”工作、深化“法治教育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開展反詐防騙和法治宣傳教育,全力守護好師生的“錢袋子”,為構建更高水準的平安校園、法治校園貢獻公安力量。(文 雷婧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