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渝字號”金字招牌 重慶國企開啟品牌建設新篇章
2025-10-30 09:39:16來源:重慶日報編輯:周利宏責編:周利宏

鍛造“渝字號”金字招牌 重慶國企開啟品牌建設新篇章

天友乳業生産車間,全自動利樂冠灌裝機前,工作人員在查看産品品質。(資料圖片)

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擁有38年曆史的國民品牌“冷酸靈”,今年成功躋身首批“中國消費名品”之列;在角逐激烈的2025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挑戰賽中,“慶鈴汽車”一舉斬獲六項實力大獎;“三峰環境”不僅成功簽約澳門垃圾轉化中心營運項目,更將先進的垃圾發電技術輸出至越南河內,助力項目成功並網發電。

  這一系列亮眼的成績並非偶然,其背後是一場由重慶國資系統精心佈局、層層推進的深層次變革。2023年9月,市國資委啟動“渝字號國企品牌行動”;2024年10月,《市屬國有企業品牌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年)》出臺,提出六大重點任務;2025年6月,“雙一流”行動啟動,首批16個品牌入選“一流知名品牌”培育名單。

  從宏觀部署到精準培育,從系統規劃到標杆打造,這套環環相扣的“組合拳”,如何解答“從産品競爭到品牌引領”的時代課題?背後蘊含著怎樣的頂層設計與破題邏輯?下一步,重慶又將如何深化這套品牌培育體系,推動更多“渝字號”國企從區域標杆邁向全國一流乃至世界一流?

  凝聚價值共識

  從産品競爭到品牌引領

  品牌是企業穿越週期的護城河,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品牌不僅關乎企業能否實現“優質優價”、行穩致遠,更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徵,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縱觀全球,基業長青的企業無不視品牌為生命,製造強國無不將品牌建設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品牌建設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推動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中國産業邁向價值鏈高端指明方向。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部署中央企業品牌引領行動,標誌著品牌建設從企業戰略升維為國家系統工程。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各地國資委積極跟進,形成了上下協同、系統推進的強勁態勢。

  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國有企業雖具備紮實的産業基礎,但仍面臨有産品缺品牌、有實力缺聲量的現實挑戰。隨著“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取得成效、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要任務基本完成,重慶國企輕裝上陣,為品牌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旅領域的酒店整合便是典型例證。此前,全市82家酒店分散隸屬於17家不同市屬國企,品牌碎片化問題突出。通過專業化整合,這些資源被歸集至重慶文化旅遊集團統一運營,以“兩江假日”為核心品牌,計劃孵化3至5個差異化子品牌。“通過集約化管理、規模化採購和品牌化運營,徹底改變以往‘小、散、弱’的局面,形成強大的市場合力。”上述負責人表示。

  推動系統破局

  六大任務推動品牌建設

  當“價格戰”讓位於“價值戰”,産品競爭進階為品牌較量,一場關乎未來的破局之戰已在重慶國資系統全面開啟。重慶國資國企正以品牌為刃,奮力挺進價值鏈高端。

  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渝字號”品牌體系,重慶國企構建了一套系統化、組合式的戰略路徑,實施六大任務精準破解品牌發展難題。

  戰略引領,夯實品牌根基。重慶國企將品牌頂層設計置於首位,推動品牌目標深度融入企業發展規劃。慶鈴汽車以新能源戰略為引領,系統佈局研發製造與海外拓展,實現品牌全鏈條落地;冷酸靈深耕“抗敏感”細分領域,構築差異化競爭優勢,持續強化專業形象。

  分類培育,構建品牌梯隊。重慶國企堅持精準施策,構建多元化品牌發展格局。工業製造企業緊扣“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打造“重慶國企製造”名片;工程建設企業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以標誌性項目帶動品質提升;現代服務企業則借助“互聯網+”推動模式創新,如重慶設計集團整合資源,打造數字化平臺,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能級。

  品質為本,築牢品牌生命線。重慶國企將品質管理作為核心支撐,引導企業樹立“品質第一”理念。三峰環境主編或參編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顯著提升行業話語權,並積極爭創各級政府品質獎,構建全鏈條品質標準體系。

  創新傳播,講好品牌故事。重慶國企強化品牌宣傳,推動企業實現價值共鳴。天友乳業通過打造“鮮奶屋”直營體系,塑造“新鮮生活”品牌形象,並借助新媒體平臺,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深度互動。市國資委同步推進“國企優品”平臺建設,集中資源提升“渝字號”整體聲量。

  強化保護,捍衛品牌資産。重慶國企高度重視品牌權益維護,推動企業增強保護意識。鴿牌線纜專門設立品牌宣傳與知識産權維權部門,每年投入近千萬元用於推廣維護與打假,切實捍衛品牌資産與市場聲譽。

  通過六大任務的系統推進與有機聯動,重慶國企正加速實現從“産品競爭”到“品牌引領”的歷史性跨越,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持續而強勁的品牌動能。

  謀劃長遠未來

  從區域標杆到世界一流

  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在全球化競爭中如何持續保持創新活力、提升品牌聲譽,仍是重慶國企需要直面的重要課題。

  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鄧蘭燕指出,當前重慶國企品牌建設仍需破解“三個不平衡”:戰新産業品牌與傳統産業品牌發展不平衡,新興領域品牌影響力尚未充分形成;品牌資産保值增值與市場競爭節奏不平衡,部分老品牌價值挖掘不夠深入;品牌國際傳播與技術實力不平衡,許多技術領先的産品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仍需提升。

  面對挑戰,市國資委已明確方向:通過強化頂層設計、深化品牌定位、分類推進建設,持續提升國企品牌價值。

  今年6月,市國資委印發《推動市屬國有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重點舉措》,明確以“增品種、提品質、強品牌”為核心,實施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市場競爭力強”的一流知名品牌行動,召開建設一流知名品牌推進會議。其中,優選16個品牌作為首批一流知名國企品牌重點培育對象,包括冷酸靈、天友、紅蜻蜓、慶鈴汽車、中國四聯、三峰環境、重慶水泵、鴿牌線纜8個産品品牌,數字重慶、重慶設計、重慶諮詢、重慶人力、重慶安保、兩江假日、悅來會展、課堂內外8個服務品牌,形成“8+8”品牌矩陣。

  下一步,重慶將深化“國企優品”載體建設,推動重點品牌美譽度與市場佔有率雙提升。天友乳業力爭三年實現年銷售收入突破30億元,夯實高端白奶全國領先地位;數字重慶公司力爭到2027年實現知識産權1000件,成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一流品牌。資源要素將向重點品牌傾斜,專項考核方案也已同步出臺。

  針對新興産業品牌影響力不足等短板,重慶將推動品牌差異化發展與國際化傳播,支持慶鈴汽車海外建廠、三峰環境加快技術出海,讓更多“重慶造”贏得全球認可。

  未來2到3年,重慶將力爭實現市屬國企中華老字號3個、重慶老字號11個、一般商標超8500個,品牌建設費用持續提升,打造10個具有全國影響力、37個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的品牌。這不僅是對品牌數量的追求,更是對品牌品質的深耕,旨在讓每個品牌都能找準定位,聚焦主業形成核心競爭力。

  這場品牌建設的長跑,關乎企業未來,更決定城市能級。隨著品牌行動的深入推進,“渝字號”金字招牌必將在中國乃至全球品牌版圖上綻放耀眼光芒。(記者 佘振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