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渡口民警張曉可:做強社區警務團隊 解鎖群眾“幸福密碼”
2025-11-18 18:03: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付意菲責編:周利宏

  在重慶市大渡口區的龍都社區,居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以前調解矛盾要跑派出所,現在在家門口就把問題解決了。曉可警官確實非同小可。”這位被大家親切稱為“曉可”的警官,正是重慶市公安局大渡口區分局八橋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張曉可。他紮根社區14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刻內涵,讓“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聯動攻堅”成為現實。

  張曉可帶領的龍都社區“1+10+N”社區警務團隊,如同一個精密運轉的蜂巢共同體,每個成員都在為釀造社區“幸福蜜”貢獻力量。這個團隊以張曉可為核心,匯聚了網格員、樓棟長、物業管家、熱心居民等多方力量,形成了中心警務區與社區警務室“點面結合”、社區民警與社會治理網格“同頻共振”的工作格局。

  在警民同心促和諧方面,張曉可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方法。今年3月,某小區樓棟因天然氣停氣引發居民焦躁,一住戶拒絕燃氣公司入戶維修管道,導致矛盾升級。張曉可迅速介入,與各方並肩坐在調解室,權衡居民、企業、公共安全的顧慮,找出最優解。最終,物業和燃氣公司墊付費用,施工選在居民方便的時間,並邀請居民監督。僅用3小時,管道更換與墻面修補完成,居民用氣全面恢復。這場“停氣危機”在民警與居民的共同努力得以圓滿化解。

  多元共治聚合力,是張曉可打造社區“防護網”的關鍵舉措。龍都社區人員結構複雜,矛盾糾紛多樣。張曉可號召組建風險隱患“問診隊”,通過“浸入式”走訪主動發現問題。樓棟長、家族長輩、物業管家、愛寵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參與調解,形成信息共享、治安共防的“平安微網”。同時,張曉可利用“義渡平安哨”APP實時聯動,使緊急事件平均到場時間縮短至8分鐘,大幅提升了見警率和管事率。

  面對鄰裡積怨、薪酬糾紛、家庭矛盾等棘手問題,張曉可帶領警務室“會診團”跨域協同提效能。他們聯合司法所、律師、心理諮詢師、學校老師等力量,從法理、情理、心理多維度共同“會診”,成功化解了一起起矛盾糾紛。例如,處理商鋪租賃積怨時,團隊調取歷史記錄找到矛盾根源,制定租金調整方案;幫助沉迷遊戲的單親家庭子女時,聯動學校定制幫教方案,用陪伴化解隔閡。

  今年以來,大渡口區公安分局創新推出“15分鐘警務圈”概念,以“1+10+N”社區警務團隊模式探索基層治理的“最優解”。這種“蜂巢型”警務共同體既保持了公安“主防中樞”作用,又通過多元主體協作,讓社區警務從“管理末梢”蛻變為“服務前哨”。如今,18個中心警務區、75個社區警務室正在大渡口區相繼運行,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大渡口區公安分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