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十一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開幕 近200名院士專家學者為培育新質生産力建言獻策
11月20日,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榮昌區政府等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在榮昌區開幕。作為規模大、規格高、影響力大的行業盛會,會議期間,近200名院士專家學者聚焦畜牧産業高品質發展、産業鏈合作共贏、數字化轉型等課題,為重慶乃至中國畜牧業培育新質生産力、融入全球競爭建言獻策。
當前,我國畜牧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會上,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左玲玲呼籲,全行業要重點圍繞“種業振興、養殖增效、綠色低碳、疫病凈化、智慧智慧”等五大方向,推動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引領畜牧産業高品質發展。
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就人工智能技術在畜牧業發展中的應用作主旨報告。他指出,目前,全球面臨人口增長與資源緊張的局面,人工智能憑藉其“演算法實時決策”,為畜牧業提供了一條不增加資源消耗卻能同步提升産量、品質與環保水準的全新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報告中提到,目前我國肥料短缺且過度依賴化學肥料,與此同時,養殖業産生的糞便卻沒有被充分利用,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境污染。他建議,加大種植業與養殖業結合,大力開展生物肥料的科技創新,發展生物有機肥,提高農産品品質和效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譙仕彥從綠色化、集約化等方面,對“十五五”畜牧業科技發展趨勢作出研判、分析。
畜牧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論壇開幕式上同步發佈《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倡議(2025)》,倡議廣大畜牧從業者強化科技引領、種養循環、品質安全、品牌塑造,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
中國畜牧科技論壇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現代畜牧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轉化和經濟合作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期間,將先後舉行中國畜牧業發展主旨報告會,動物疫病防控、畜禽高效養殖、種質資源庫協同創新等專題報告會近20場,共商畜牧業高品質發展。
據悉,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自2004年定點在榮昌舉辦以來,已累計吸引20多個國家、超萬名專家學者參與,催生國家級獎項數十項、省部級獎項近百項,推動榮昌建成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等重大平臺,為中國畜牧産業從“跟跑”向“領跑”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新聞>>>
榮昌永川攜手“共養一頭豬”
11月20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華係地方豬商業化育種高品質發展報告會上,榮昌區與永川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跨區域構建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模式,共同做強“榮昌豬”品牌,實現“榮昌特色、永川增色、兩地共贏”。
根據協議,榮昌區將依託在“榮昌豬”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上的核心優勢,進一步完善“保種場+保護區+基因庫”集中保種和農戶分散保種相結合的榮昌豬資源保護體系,開展肉質風味突出、綜合性能優良的榮昌豬新品係培育,打造榮昌豬育種供種高地。同時,建設國家生豬區域性種業創新基地,提供榮昌豬標準體系飼養技術指導規範。
永川區將依託規模化養殖、市場拓展與食品加工等方面的集群優勢,建立新品種中試推廣基地,協調引進榮昌種豬,鼓勵引導養殖主體擴大養殖規模,推廣生豬養殖技術的規範化、信息化、數字化,打造一批榮昌豬標準化示範養殖場,樹立標杆,提升區域整體養殖水準。
在産業鏈延伸和品牌共建上,雙方將共同支持和引導兩地有實力的養殖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合資等方式,發展成為集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産業化聯合體或國家級龍頭企業。(記者 栗園園 羅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