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風沙止步 “最美大學生”治沙又扶貧
2021-07-26 10:09:09來源:新華網責編:鄭思雯

  “在沙漠裏面,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樹苗一個坑’,在澆水這件事上就很明顯,比如説,種一個苗需要澆三盆水,如果你偷懶只澆了兩盆水就會發現,這個苗可能第二天就幹死了或者長得不好。所以説,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説出這段話的是2020年全國“最美大學生”獲評者、上海交通大學2019級研究生劉智卓,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年紀輕輕的他如今已經有了六年的治沙經驗。

直到風沙止步 “最美大學生”治沙又扶貧_fororder_1211251963_16269451485551n

  從10個人到1000人 在沙漠中種出一片綠洲

  讓劉智卓開啟治沙旅程的契機是大一時他需要完成的一門必修課——暑期社會實踐。該實踐什麼?如何開展實踐?他開始思索,自己能否為環境事業做出一點小貢獻,隨即關注到了荒漠化問題。

  在搜索資料時他了解到,甘肅省民勤縣是我國沙塵暴主要策源地之一,為了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很多人都在為之而努力,展開了一場“拯救民勤”的行動。

  了解到這些後,他和同學立刻決定加入到這項工作當中,十個人一道,坐了一天一夜的綠皮火車,又經過6小時的汽車顛簸,來到了大漠深處,通過製作麥草方格治理荒漠,沒想到這一去,在之後的每年夏天,他們還帶領了更多的志願者來到這個地方。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直到風沙止步”。

  由於資金有限、環境限制,最窘迫的時候,志願者們曾經十幾個人擠在當地居民家的房間打地鋪,半夜有的時候熱得不行,很多人還會偷偷從房間裏跑出來,直接在院子裏露天睡,曾經遇到合作方突然將草方格和麥草垛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給他們,劉智卓就和同學們選擇自己製作草方格,沒有治沙工具,他們就挨家挨戶去向鄉親們借。

  在6年的時間裏,劉智卓從十個人的小團隊開始幹起,逐漸創立綠格公益團,帶領更多的人在甘肅、內蒙等地參與治沙,“交大林”開始在大漠紮根。劉智卓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或者一個學校的力量治理沙漠還是有限的,要發動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進去,才有可能真正做出一些貢獻。”因而,招募志願者的範圍也逐漸拓展到更多的高校,並且和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社團開展合作,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治沙行動當中,截至今年,綠格公益團招募的志願者已經超過一千人。

  “其實,對於我和很多志願者來説,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志願服務週期不是常態,而是我們跳出原本的生活狀態之後,所擁有的獨特人生經歷。相比之下,值得敬佩的是那些一直在當地治沙的人,他們所面對的是整片沙漠,這片沙漠治不好,他們的家就沒了,他們能堅持下來才是真的很寶貴。”

直到風沙止步 “最美大學生”治沙又扶貧_fororder_1211251963_16269451620941n

  推廣技術與治沙齊頭並進 助力脫貧攻堅

  “交大的學生除了要做苦力之外,也要做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作。”隨著治沙工作的進行,學校老師也開始鼓勵劉智卓做更多有意義的工作,把高校的科研成果運用到服務地方發展上。於是,肉蓯蓉進入了劉智卓的視野。

  肉蓯蓉是一種高經濟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後可以作為中藥材出售,而肉蓯蓉的寄主梭梭樹,恰好是一種固沙利器。這樣一來,就能夠同時解決扶貧和荒漠化兩件事,因而,劉智卓希望能夠迅速在民勤縣推廣肉蓯蓉嫁接技術,以經濟效益驅動治沙。

  2019年,通過不斷溝通,劉智卓獲得了從事肉蓯蓉方面研究的專家,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教授李曉波的支持。同時,李教授還另外邀請到了兩名專家一同前往民勤參與指導。

  前期的治沙工作讓劉智卓與民勤縣政府之間已經建立起一定的信任關係,因而很多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專家團隊到當地後,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召開精準扶貧座談會,製作嫁接技術指導手冊,指導民眾提升肉蓯蓉嫁接的成活率和産量。

  經過努力,治沙扶貧的新模式已經在當地初見成效。劉智卓也憑藉突出表現獲評上海市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等,綠格公益項目獲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金獎。

  把書讀好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談到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讀環境專業,劉智卓介紹,早在高中時,他曾參與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培養期間,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施蘊渝學習生物前沿知識。這段經歷讓他在高中階段獲得了一種跨學科的視野,同時也養成了一種習慣,面對複雜的問題,要努力理解其中的規律,並且始終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由於在“英才計劃”中就深入了解了生物學科,同時又對地理學科感興趣,高考後選擇專業的時候,上海交大的“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吸引了劉智卓的注意。“環境學科是一門交叉學科,它包羅萬象,你既可以去研究材料,也可以研究生物、化學等等,只要能夠達到解決環境問題的目的就可以。正是這種交叉學科的性質吸引了我。”劉智卓説。

  多年在西部的治沙經歷,讓劉智卓了解到很多一線的治沙故事、扶貧故事,看到了很多人為脫貧攻堅、防風治沙所做出的種種努力,這些也激勵他,“在考慮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中國西部的發展。”推廣肉蓯蓉的經歷更是讓他切身感受到,科技所能夠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些科研成果確實能夠實實在在地服務於國家發展,這也堅定了他選擇繼續做科研的決心。

  劉智卓表示,未來會努力繼續讀博,把書讀好,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他相信:“有些看過的文章或者知識或許對當下自己所從事的研究或開展的實驗並沒有什麼幫助,但是這些東西就好像一個儲備庫一樣,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發揮作用的。”(郭亞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