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呵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2021-08-11 13:48:27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鄭思雯

  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是落實“雙減”工作的一個切口。“五項管理”落實情況如何?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16個督查組赴24個省會城市、45個地市開展實地督查,隨訪了417所中小學校、241個校外培訓機構。

  今年以來,教育部相繼出臺文件,對加強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作出部署。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督查組赴各地開展實地督查,記者隨組進行了採訪。

  多地作業改革強化育人功能,但存在數量過多、品質不高等問題

  作業多、寫得慢,曾是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小杜的煩惱,常常夜深了還沒寫完。班主任許老師發現後,與家長溝通,想出辦法——根據作業上標注的難易程度,選擇適合的作業,寫不完的可先不做。此後,小杜的睡眠明顯改善。

  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作業是重要環節。針對一些地方存在的作業數量過多、品質不高等問題,教育部辦公廳發文提出10項管理舉措,包括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嚴禁校外培訓作業、不給家長佈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品質等。

  對此,不少地方探索設計差異化作業,控量增效。天津和平區建立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及校長、班主任、家長統籌協調的作業管理機制,實行作業負擔預警監測;河南鄭州市錢學森小學採用“自選作業超市”形式,以年級組為單位設計每日自選作業清單,作業按需佈置;北京十一學校等注重多學科統籌協調,嚴格控製作業總量……

  但督查組在部分省份發現:仍有部分學校對科學佈置作業缺乏深度認識,各學科教師在佈置作業時缺乏溝通,佈置的作業總量超標,校外培訓機構作業負擔在一些地區依然存在。“督查組在中部某省會城市發現,一些校外培訓機構下課超過20:30,頻繁組織學生測試。”督查組成員、教育部體衛藝司原巡視員廖文科説,46%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參加的校外培訓機構佈置課後作業,“校內減、校外補”現象突出。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工作目標:學校教育教學品質和服務水準進一步提升,作業佈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

  “作業負擔過重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佔用了學生正常的鍛鍊、休息、娛樂時間。”雲南昆明市盤龍區責任督學張學昆説,要著眼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部分地方和學校工作力度不夠、落實不到位

  國家衛健委近日發佈數據:2020年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52.7%,其中小學生35.6%、初中生71.1%,高中生80.5%。如何提高中小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家校雙方的體質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

  “大多數地區中小學校落實國家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建立較完善的體質健康測試和抽測復核制度。”督查組成員、海南省教育總督學潘惠麗説,重視體質健康已經在社會形成高度共識。

  日前,記者在北京海淀區花園村二小看到學生們在操場做“陽光亮眼操”,一邊鍛鍊,一邊遠眺緩解視疲勞。“學校每天開展一次體育大課間、‘陽光亮眼操’,在教學樓頂建起活動空間,地下室也改造成體育大廳。”校長梁永立介紹,目前學生近視率得到有效控制,學校在暑假期間將持續進行體質監測。

  “手機管理的初衷是保護學生視力、讓他們在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督查組成員、安徽省教育學會會長金燕説,絕大多數地區和學校根據學生實際需求,細化管理措施,基本實現手機在校內的有效管理。例如,海南海口市部分學校在教師辦公室等設立專區,學生進校後手機統一保管;北京市人大附中鼓勵家長和學生簽署手機規範使用公約,建立基於理解基礎上的家校合作機制;山西長治市部分學校開發具備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為家校溝通創造條件。

  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部分學校安排早自習、“準上課”等現象在部分地區依然存在,有部分中小學以早讀、答疑等名義提前上課。

  課外讀物是育人的重要載體。記者了解到,多數地區能夠按照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目錄有關規定,健全讀物入校的審核體系,規範讀物管理。但也有部分學校對進校園圖書把關不嚴,強制或變相讓學生購買指定讀物。

  “要按照不同學校存在的問題,根據本地本校實際細化完善管理辦法和措施。”督查組成員、國家督學張方明強調。

  家校合作、部門協同、實時監測與評估等長效機制還有待完善

  北京市海淀區教委主任王方説:“‘五項管理’是落實‘雙減’工作的一個切口,以小見方向、以小見責任、以小見情懷。做好‘五項管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全區教育系統各學校的重要責任。”

  儘管多數地區、學校高度重視“五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具體實施中還普遍面臨家校合作難、各項工作相對割裂等現實難題。如,部分家長對學生減負的做法不夠理解和支持,存在學校減負、家長增負現象。部分家庭及學生在校外自主購買的課外讀物難以監管,可能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少數學生在家睡眠不足,家長對學生作息時間的要求沒有堅持與學校保持一致。部分家長未能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電子産品沉迷和不當消費等行為,對孩子使用手機過程中的不當行為缺乏有效應對方法。

  “還有部分地區尚未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家庭、學校協同育人機制還不健全。”國家督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校長林衛民説,此前一些家長對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表示不解。為此,老師們積極開辦家長大講堂,力求讓家長們真正理解和尊重成長規律、教育規律,配合學校工作。

  此外,師資數量和辦學空間資源不足,也是部分地區面臨的現實難題。隨著體育課時增加,體育教師缺乏,操場、空間不足,導致體育活動開展面臨實際困難。

  “加強‘五項管理’是一個整體,各項工作之間密切關聯。”國家特約教育督導員、陜西師範大學副教授侯江華表示,舉措之間要統籌兼顧、協調配套,避免顧此失彼、重復加碼。

  實地督導發現,監測與評估機制不健全也是部分地區面臨的難點。“一些省份已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平臺,在此基礎上要充分分析結果,形成評估、反饋、干預的可行方案。”國家特約教育督導員、黑龍江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門海表示,有地區探索監管線上培訓、遊戲平臺,但線上平臺登記區域範圍較廣且複雜,需要加強部門統籌協調,不能僅依靠教育部門。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政府各相關部門明確具體責任分工,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方案,建立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推動‘五項管理’政策落實。實施好學生課後服務、假期託管等工作,豐富教育供給,解除群眾後顧之憂。加強‘五項管理’監測平臺和監測工具建設,構建評估、反饋、干預完整閉環,指導學校用好監測成果,完善決策、改進工作。”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黃超 丁雅誦 吳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