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學建設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高等教育競爭力、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節點。在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一流大學新文科教學督導評價機制改革應該走在高校創新發展的前列。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根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一流大學新文科教學督導評價機制的構建需要把握以下六個維度。
第一,堅持立德樹人與知識育人相結合。
一流大學新文科教學督導評價要充分體現價值引領,對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的課程要一票否決。教學督導評價機制構建必然遵循方向性原則,將立德樹人與知識育人相融以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育人目標,是教學督導評價的方向引領。教育評價指揮棒作用的發揮離不開正確的方向引領,要牢記教學督導初心,把準評價方向,與育人目標對接,為教育品質提升蓄力。要把學校黨政班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後勤服務隊伍建設作為教學督導評價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德與能相結合貫穿于教學督導評價的全過程。
第二,堅持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機結合。
教學督導評價不局限于課堂,要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機結合,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立體化的模式,即實施全方位的育人,引導學生兼顧知識學習、思維創新和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全過程育人,牢牢地把握住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關注學生生活,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全員育人,加強專業間協同培養,實現優劣互補,形成強大育人合力。樹立“大思政”格局,吸取思政課堂教學經驗融入學校管理,把校園服務的運作模式同樣應用於思政課堂上,在內容建設上為改善教學督導評價環境蓄力,充分利用高校各項教育教學資源,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教學督導評價風氣。
第三,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素養相結合。
新文科背景下,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更要注重通識教育,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新時代知中國、愛中國和擔當大任的青年一代。要把通識教育作為基礎,突破學科之間的藩籬,自覺利用各領域知識,實現創新發展;要以通識教育為抓手,使學生形成自覺的學習意識、提升學習能力。同時,新技術的出現對文科教育所處的空間、介質以及場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文科教育的研究領域。在注重通識教育的基礎之上,文科專業也要與時俱進,做到優化專業機構,服從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邏輯;深化專業內涵,將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到文科教育的發展當中,推動文科專業的跨學科交叉融合。
第四,堅持評價主體科學性與公正性相結合。
評價主體是教學督導評價的組織與實施方,而文科教育教學評估的主觀印象佔比較重,要嚴格把控其科學性與公正性,以確保評價結果有力、有效,提升教學督導的實效性、權威性。在各項教學督導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要貫穿實事求是的原則,突出優勢特色專業、畢業生發展等關鍵性評價指標,切實關注評價對象急於脫困的問題點。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督導評價方式,形成處處有評價、時時能監控、人人可參與、定期有匯總、反饋有時效的新文科教學評價新模式。教學督導評價機制指標健全、模式完善、運作合規,評價主體科學公正,是教育教學活動完善運作,評價結果公正有力的重要保障。
第五,堅持交叉融合與突出特色相結合。
術業專攻,偏重一隅與一刀切的教學管理模式都不利於總體教學水準的提升,各學科交叉融合、互通互鑒既能實現教學相長,又能堅持學科特色、專業特色,是專業能力、科研水準提升的關鍵環節,交叉融合與突出特色也是教學督導評價機制構建所要遵循的維度之一。評價指標的構建既要有效反映新文科教學規律要求,又要能適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實訴求,從而不斷提高整個教師群體的業務水準和品質意識。建立健全綜合評價、分類評價、多元評價交叉融合的教學督導評價主體,探索突破傳統的學科督導隊伍構成,積極鼓勵跨學科跨團隊的人員構成,對交叉融合形成的新興前沿學科要制定新的評價體系與之相適應。
第六,堅持弘揚中國特色與包容多元文化相結合。
一流大學的新文科督導評價要立足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保障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構建。新文科教學督導評價指標體系的制定要突出對樹立文化自信的引導,堅持百花齊放,激發廣大文科教師的創新創造活力。新文科教師要在遵循教育評價理論科學原理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新文科發展的規律,敏銳識別教師教學改革創新的行動,保證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要以評價指標體系為導向,既服從學校各項管理規定,又反映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水準訴求,開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觀察和評價,確保督導評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作者簡介:余麗,鄭州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谷佳媚,鄭州大學教授。本文係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一流大學新文科教學督導評價機制研究”(2019SJGLX039)的階段性成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