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與文化自信的構建
2024-03-25 17:31:2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文化,這個深邃而博大的概念,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它是歷史的積澱,是民族的記憶,是精神的寄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河,照亮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前行的道路。在這個浩渺的星河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著我們的歷史長河,也指引著我們未來的方向。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認同和自豪,是對本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能力的堅定信念。它源於對民族文化深厚底蘊的理解,對文化獨特性與普遍性的認識,以及對文化未來發展潛力的期待。《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對文化自信給出明確定義,即“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自信也成為維護文化多樣性、促進文化交流和諧的關鍵因素。

  文化自信,是一種深刻的自我認識,是一種堅定的自我信念。它來源於對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來源於對自己文化的自豪和尊重。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才能深刻認識自己的歷史淵源,才能清晰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才能真正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遠意義。

  而在基礎教育這一宏闊領域中,語文教學為孩子們指引出通往知識殿堂的明確路徑。作為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語文教學肩負著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更是文化的延續與弘揚。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孩子們通過誦讀經典,得以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古人對話,感悟古人的智慧。從《詩經》的清新脫俗,到《論語》的深邃博大,再到《紅樓夢》的世態炎涼,這些經典之作如同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中。通過誦讀,孩子們不僅學會了文字的表達,更學會了對人生、對世界的深度思考。

  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探討,使孩子們得以理解人性的多樣。從魯迅的尖銳諷刺,到巴金的真摯情感,再到錢鐘書的幽默機智,這些文學巨匠的作品如同人性的百科全書,展現了人性的複雜與多彩。通過探討,孩子們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理解他人的感受,培養了他們的同理心與人文關懷。

  語文教學中的歷史研究,也讓孩子們領悟歷史的深沉。從古代的興衰榮辱,到近代的曲折發展,再到當代的繁榮昌盛,這些歷史脈絡如同一條長河,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通過研究,孩子們不僅了解了國家的歷史,更理解了民族的精神,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

  語文教學,還是一種價值觀的塑造。通過語文教育,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理解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我們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堅定自己的文化自信。

  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對於構建完善文化自信培育體系具有天然的優勢。與其他學科教學相比,語文教學涉及政治、自然、社會、人文等各個領域,是社會科學的基石,在承載、傳播優秀文化和增強文化自信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為培養和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必要的平臺和載體。而文化自信則能促進語文教學通過字詞篇章、聽説讀寫等,讓學生更加深入接觸和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進而為語文教育提供了內在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語文教學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起著關鍵作用。它讓孩子們感受文化魅力,培養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語文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文化傳承和精神寄託。因此,文化自信與語文教育密不可分,互融互促。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應高度重視語文教學,發揮其在文化傳承與弘揚中的更大作用。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更是構築文化自信的基石。古詩文中蘊含的深邃哲理、崇高道德和精緻審美,是我們傳承文化的核心要素。通過學習這些經典作品,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民族歷史,領略文化魅力,進而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培養堅定的文化自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本背後的文化意蘊,而非僅滿足於表面的記憶與背誦。以古詩文教學為例,在“知人論世”環節中,除了介紹作者的生平和寫作風格,還應簡要概述其所處的歷史背景。此外,教師可以融入格律、詞牌等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的押韻和用韻規律。同時,通過穿插傳統義利觀的教育,使學生深刻理解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以期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人際關係的建構産生積極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注重多元文化的傳授與普及。中國地域遼闊,各個地方的文化傳統、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各有特色,這正是中華文明多姿多彩、充滿活力的體現,同時也彰顯了我國“開放包容、兼收並蓄、多元一體”的文化自信。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特別關注不同地區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引入與講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與差異。例如,巴金作為四川成都的著名作家,其成長環境和巴蜀文化對他的文學創作産生了深遠影響。他的作品《家》更是以成都為背景,其中不乏巴蜀文化的獨特元素和地域特色。因此,在指導學生閱讀《家》等文學作品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作品中體現出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詞彙和成都方言等,從而深入理解作品所蘊含的地域文化內涵。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

  我們應當重視文化創新在教學中的地位。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它始終處於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中。縱觀古今中外,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文化形態。文化自信並非對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的盲目認同,亦非固步自封地堅守本土“固有文化”,更不是採取“文化封閉主義”的態度。真正的文化自信源自於與時俱進的精神,積極推動文化創新與發展。因此,語文教學必須緊跟現代文化的發展潮流,激勵學生深入研讀現代文學傑作,了解當代社會的演變。唯有培養學生以動態、靈活的眼光看待問題,方能避免陷入僵化保守的思維模式,深刻理解時代的變遷與需求。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充分發展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能力,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創造出更具時代特色的文化形態,以滿足新的歷史發展需求。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跨文化交流內容的引入。文化自信並非僅局限于對自身文化的單一堅持,而是需要深刻認識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並以辯證的視角看待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鋻於當前社會背景,跨文化交流愈發頻繁和深入,導致文化“誤讀”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外國文學資源,借助比較閱讀等手段,深入剖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含義的文學作品,以減少文化誤讀,拉近文化距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從而站在全球視角審視本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和普遍意義,進而加深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自信,形成更為堅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育人是一個漸進且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學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例如,將傳統節日文化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在深入研讀相關文學作品的同時,親身參與節日特色手工藝品的製作、編排節日活動等,這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氛圍,更讓學生有機會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一些學校還積極組織“走進博物館”等校外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直觀接觸歷史文物的過程中,深刻體會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遠,從而有效地培養了他們對於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文化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歷經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鋻於文化所獨具的特性,堅定文化自信並非一勞永逸之舉,而是一項需要持續努力的長期任務。在未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繼續深入探索語文教學與文化自信構建之間的有效路徑,以期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出我們的力量。(張如亮,作者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編審、國家“智慧金融英才班”副教授、教育部“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專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