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高品質建設背景下,由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肯尼亞代表處等組織開展的“一帶一路”中非青年可持續發展交流活動,走進燕京理工學院,通過“文明共生 未來共鑄 ”中國-肯尼亞南南青年可持續發展論壇系列活動,與師生展開學術交流,體驗中國文化,展示公益風采,推動産業學院育人成效。

藝術樓前歡迎儀式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肯尼亞副代表皮拉爾·莫利納博士、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項目官費思·奧索爾,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青年領導力項目官員吳旭蕾,肯尼亞青年代表埃利·薩瓦蒂亞·奧廷德、加布裏埃爾·姆萬戈·恩古雷、露西·萬布伊·萬圭、莉迪婭·阿欽·奧迪安博、馬克斯·利安比拉·阿亞加、梅西·姆旺格利、摩西·姆韋馬·恩加亞、西阿曼塔·沙朗·萊勒科伊提恩、西阿莫拉·西姆瓦·穆倫多到訪燕京理工學院,校長楊庚宇,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傳超,副校長吳汶燕,各二級學院院長及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明確:不斷拓展更高水準、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新空間。在高品質建設“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中非青年圍繞“文明共生 未來共鑄”的活動主題,開展了一場場精彩紛呈、意義非凡的青年交流活動,呈現出世界青年大融合的美好局面。



在新視界設計産業學院,肯尼亞青年代表與燕理學子互動交流。
10日一早,歡迎大巴緩緩駛入校園,迎接儀式盡展燕理熱情。參觀美麗校園和學生畢業設計作品、和學生共同製作中式手串、體驗中式剪紙、繪畫“柿柿如意”水彩畫、製作掐絲琺瑯……這場友誼的“雙向奔赴”在燕理校園遍地開花。
主題論壇打開全球視野 開展南南文化交流合作


主題講座現場
文明共生 未來共鑄——中國-肯尼亞南南青年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報告廳舉辦。
“作為中國青年,如何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肯尼亞副代表皮拉爾·莫利納博士認為青年學生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校長楊庚宇致辭
“學校特別感謝聯合國人口基金肯尼亞辦事處和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對燕理青年學生的培養與支持,讓他們有機會參加國際青年會議,走出國門代表中國青年發聲,讓世界傾聽燕理的聲音。”校長楊庚宇在致辭中向肯尼亞青年代表團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楊校長表示,學校進一步擴大開放,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師生出國學習和交流,加強合作辦學,建設高水準大學。

副校長吳汶燕主持論壇
副校長吳汶燕在主持中表示,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多種選擇。她希望,青年學子踴躍投身全球治理之洪波,攜手擘畫美妙未來之藍圖,共同鑄就中肯兩國青年輝煌華章。

學生與皮拉爾博士互動交流
“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學校和家庭應該如何對青少年進行生殖健康和身體自主權的教育和指導?”傳媒學院2022級表演專業的彭鑫向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肯尼亞副代表皮拉爾·莫利納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皮拉爾博士認為,家庭與學校是學生知識獲取和成長的關鍵。她強調了家庭與學校為學生建立起溝通環境的重要性,學校應鼓勵學生表達想法,家庭應該幫助學生提供成長需要,家校合力才能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互贈禮物
論壇現場,楊庚宇校長代表學校向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肯尼亞副代表皮拉爾·莫利納博士贈送蜀繡熊貓。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熊貓既是中國國寶,也是聯通中外的友誼使者。中非兩國青年共話文明、共謀發展、共鑄未來,共同開啟一段友誼與合作的新篇章。
·攜手青年力量助力公益 燕理社會公益面向世界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傳超為肯尼亞青年代表頒發國際友誼志願者聘任證書
在中國-肯尼亞南南青年可持續發展論壇上,舉辦了國際友誼志願者聘任儀式,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傳超為肯尼亞青年代表頒發國際友誼志願者聘任證書,並贈送學校公益服務隊雷鋒連的志願者服裝。燕京理工學院攜手肯尼亞青年代表點亮公益希望之燈,在國際公益事業上貢獻高校力量。

皮拉爾博士寄語社會公益學院
“凝聚國際公益力量,與全球青年志士攜手共建世界公益共同體。”皮拉爾博士寄語社會公益學院。

燕京理工學院志願服務隊雷鋒連表演手勢舞《閃耀》
燕京理工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公益事業號召,不斷在公益事業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今年4月,燕京理工學院社會公益學院正式成立,秉持“服務社會、奉獻愛心、創新實踐”的宗旨,在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在服務地方、服務社會作出了引領和示範。
公益行動步履不停,燕理公益面向世界。燕京理工學院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公益目標,推動全球公益事業的進步與發展。201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一帶一路”青年領導力校園大使、2016級李丹陽同學在肯尼亞,帶著“公益夢想”開展公益活動。今日,肯尼亞青年代表走進燕京理工學院,中非青年攜手共促國際公益事業的“夢幻聯動”。
朋輩力量攜手成長之路 聯動産業學院共育人才

智慧工程産業學院活動

人文教育學院的新視域文化産業學院活動

環境與健康學院的超現代大健康産業學院活動

建築學院的魯班綠智數字智慧産業學院活動

法學院的新視域文化産業學院活動

會計學院的財經産業學院和智慧會計産業學院活動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新 E 代數字智慧信息技術産業學院活動

傳媒學院的微影星火數字傳媒産業學院活動

國際商學院的數字經濟産業學院和微光公益學院活動

國際教育學院為肯尼亞青年贈送葉雕
肯尼亞青年發明家參觀學生科技作品展、專注于孕産健康和計劃生育的護士與護理專業師生交流研討、環境研究專家體驗虛擬倣真技術、青年律師與法學專業學生探討法律、青年創新者參觀學生科技和創新作品……學校各産業學院圍繞中非青年交流,開展了各項主題活動,實現了肯尼亞青年代表團與學校産業學院的“精準對接”。
青年互動體驗傳統文化,中非對話共鑄美好未來。一系列豐富多彩、互動性強的文化交流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肯尼亞青年代表團深入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肯尼亞青年代表們身著漢服翩翩起舞,或是手持毛筆,蘸取墨汁,與燕理學子共同勾勒出傲骨淩霜的梅花。挑選材料、剪裁、粘貼、組裝,一盞盞精美的燈籠在他們手中逐漸成形。通過搭建中國古建築鬥拱,感悟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匠心。海棠點心的香甜、剪紙藝術的精妙,都讓他們讚嘆不已。中非青年在文化互動中展現自我、增進友誼,攜手青年力量共話中非友好合作的美好未來。



“朋輩導師”聘任儀式
活動現場,聘任肯尼亞青年代表團為“朋輩導師”,通過國際朋輩互助與合作,展現産教融合的實踐偉力,構建起開放、包容、創新的國際化育人成果,共同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産業學院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企業、行業的深度合作,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學校近年來在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在“高端化 全球化 個性化”發展戰略的實施下,産業學院與國際接軌,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與跨文化能力的複合型人才,以適應全球化時代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中非合作拓寬共贏空間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協力向美
在産業學院與社會公益學院的雙軌並行下,中非青年共同探索出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通過聘任朋輩導師、建立人才培養戰略、實行公益服務等行動,激發青年力量,有力推動了中非合作的友好發展。

體育學院歡迎儀式

參觀體育典藏館
此前,肯尼亞政府代表團及聯合國人口基金到訪燕京理工學院,開展了一系列交流與合作。燕理學子劉煉同學獲授中非人口發展會議“中國學生大使”,並參加第三屆非中人口與發展大會。李丹陽在ICPD25內羅畢峰會發起青年倡議,徐若焜同學赴肯尼亞參加青年榜樣領導力實踐培養項目,開展青年交流。燕理學子在世界舞臺上不斷唱響“燕理之聲”,以卓越的表現和積極的姿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青年的風采與力量。


在新視界設計産業學院,肯尼亞代表團與燕理學子為大樹穿上“冬衣”

合影留念
11年來,國家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願景轉化為現實,成為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在高品質建設“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此次到訪活動為中非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書寫了新篇章,進一步鞏固了中非青年的深厚友誼與交流合作。通過青年交流實現地域之間“硬聯通”,內容之間“軟聯通”,青年之間“心聯通”,在“一帶一路”的廣闊舞臺上,中非青年攜手並進,不斷拓展更高水準、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新空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年力量。(圖/文 燕京理工學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