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育會客廳專訪丨北京愛迪學校國際中學部執行副校長孫恒燕
2025-09-17 13:55:4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全球化浪潮席捲之下,教育的形態與邊界正不斷重塑。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化競爭,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學生已成為眾多家庭關注的焦點。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教育會客廳》重磅推出“智育”高端訪談系列節目,將對話知名學校負責人,共同探尋國際化教育的核心與人文溫度,致力為學生和家長搭建一個與學校深度溝通的寶貴平臺。

  近日,北京愛迪學校國際中學部執行副校長孫恒燕做客了訪談間。

2025教育會客廳專訪丨北京愛迪學校國際中學部執行副校長孫恒燕_fororder_圖片5

北京愛迪學校國際中學部執行副校長孫恒燕

  以下為本次訪談實錄:

  主持人:請您介紹下愛迪學校的基本情況?

  孫恒燕:愛迪學校作為一所佔地面積達556畝的花園式校園,憑藉其完善的硬體設施與深厚的學術底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生態。學校以“研究型育人氛圍”著稱,將定制化培養理念貫穿于K-12一貫制教育體系,助力學生從小建立清晰的升學目標與人生規劃。作為國內極少數涵蓋七大課程體系的國際化學校,愛迪為不同學情的學生提供一站式教育解決方案,充分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全面發展方面,學校構建了多層次的成長支持體系:開設38個國際競賽考點,搭建高水準競技平臺;設立53個學生社團及60余個興趣班,覆蓋藝術、體育、科技等多元領域,全方位陪伴學生成長。這種將學術深度與素質廣度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有效保障了學生在國際舞臺上的綜合競爭力。

  主持人:作為教育者您認為“好學校”的核心標準是什麼?愛迪如何體現這一標準?  

  孫恒燕:愛迪學校對“好學校”的核心標準有著深刻詮釋與實踐。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未來規劃焦慮、課程適配風險及學生關注度訴求,學校通過三大維度構建優質教育生態,一是卓越的學術增值能力,經市教委、區教委權威認證,學校在“加工能力”與“學術提升”方面表現突出,能夠將普通資質的學生培養為卓越人才;二是多元化的升學通道與包容性培養機制,摒棄單一掐尖模式,通過多課程體系覆蓋與無縫轉軌機制,確保不同學術基礎的學生均能獲得適配的成長路徑;三是專業化的師資團隊與科學育人工具,教師團隊不僅具備紮實學識,更強調教育情懷與終身學習能力,配合CODOR職業測評、Paas心理測評等專業工具,精準識別學生潛能並制定個性化發展方案。學校通過動態跟蹤、學長幫扶文化及家校協同機制,確保每位學生獲得持續關注與成長支持。這種以學術實力為根基、以學生為中心、以科學工具為支撐的教育模式,有效回應了家長的核心關切,彰顯了優質國際學校的辦學本質。

  主持人:您為什麼選擇投身國際化教育領域?愛迪學校的辦學初衷與您的個人理想如何結合?  

  孫恒燕:投身國際教育事業的初心源於其切身的留學經歷與深刻洞察。早年赴海外求學期間,因為親身體驗到留學生面臨的語言障礙、考核體系差異等挑戰,由此萌發“助力中國學子提前具備跨文化適應能力”的教育使命。彼時正值2004年國內國際教育初創期,我感覺到這一領域的發展需求,立志通過本土化國際教育實踐,架設中外教育的銜接橋梁。

  愛迪學校“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共處”的育人目標,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成為吸引我的核心要素。更重要的是,學校在國際化進程中始終堅守“培養有中國心的世界人”這一根本原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國情懷融入課程體系,強調文化認同與全球視野的辯證統一。這種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的教育哲學,與“傳播中華文化、培育國際英才”的理想深度共鳴。

  主持人:在眾多國際化學校中,愛迪的核心優勢是什麼?  

  孫恒燕:愛迪的核心優勢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詞:多元、專業和定制。

  首先,多元是指我們的核心課程體系非常豐富。我們擁有澳洲高中的課程體系、美國的AP課程體系、英國的A-Level課程體系、香港的DIC課程體系、bTech課程體系,以及國內普通高中和預科的課程體系。如此豐富的課程體系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通道。此外,我們還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社團、興趣班,以及高層次的資源和平臺,如海外交流、針對不同學生的培養資源平臺、競賽平臺和牛劍營項目等,這些都是我們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內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

  其次,專業方面,我們的教師分工非常明確,術業有專攻。教學術課程的教師專注于學術教學,心理諮詢師專注於心理輔導,升學指導老師專注于升學規劃。同時,我們還設有專職班主任,與孩子們一起規劃日常行為、時間安排和成長規劃。

  定制方面,有了多元的課程體系和專業的指導,我們才能為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學業規劃,從小學到高中一路規劃,助力孩子最終畢業,實現夢想。

  主持人:愛迪學校近年海外名校錄取數據很亮眼,請您介紹一下?

  孫恒燕:愛迪學校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卓越成就尤為凸顯于其持續六年的牛津、劍橋錄取紀錄,這一成績在國內國際學校中穩居前列,即便與公立學校國際部相比亦具顯著競爭力。學校之所以能躋身牛劍招生“白名單”,核心在於構建了穩固的歷史信任體系與學術聲譽:通過多年輸送學術能力出眾的學生,形成良性循環——優質生源保障錄取品質,錄取成果反哺學校聲譽,進而鞏固招生團隊對愛迪學生的信任度與優先級。這種動態互信機制使學校在申請流程中享有優先審閱權,顯著提升學生進入頂尖學府的機會。

  在升學數據層面,愛迪學校表現亮眼:全球TOP50高校錄取率達75%,TOP100實現全覆蓋;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與南洋理工大學(NTU)作為QS前20院校,分別斬獲19份與5份錄取通知,遠超國內高考成績直接申請的門檻要求。國內高考方向同樣突出,雙語高中課程體系兼具國內外升學路徑,畢業生可同步獲取國內外雙重資質,靈活轉換賽道。

  針對不同課程體系的特色優勢,學校展現了差異化培養成效:BASE課程體系QS前20錄取率高達94%-95%;A Level課程依託考試導向優勢,G5院校錄取率達40%;AP課程助力美國方向申請,前50高校錄取率近70%;藝術方向依託BTEC課程體系,前三院校錄取率近50%,前30院校達72%。這些數據充分印證了學校多元化課程體系的適配性與競爭力。

  主持人:很多家長在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間選擇,您認為哪類孩子更適合愛迪?  

  孫恒燕:愛迪學校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定位使其成為特定學生群體的理想選擇。基於教育理念與培養目標的契合度,以下三類學生尤為適合該校:一是具有明確留學規劃的家庭,因其國際課程體系與全球升學路徑高度適配;二是具備較強探索欲且邏輯思維突出的學生,此類學生可通過國際課程規避傳統應試短板,發揮學科特長;三是在藝術、體育、科技等領域展現潛能的學生,學校提供的多元課程體系與特色項目能有效激發其專長。此外,學校融合國內普高與國際課程的雙重優勢,可滿足兼顧中外教育需求的家庭。對於尚不明確方向的學生,學校通過專業測評工具(如職業傾向測試、心理評估等)協助家長科學識別學生特質,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這種以學生為本、注重潛能開發的教育模式,尤其適合重視綜合素質培養與國際化發展的家庭。

  主持人:如果孩子中途跟不上國際課程,學校有哪些支持措施?

  孫恒燕:愛迪學校針對國際課程適應性挑戰構建了系統化的支持機制。當學生出現學習滯後時,學校首先通過多維度診斷識別具體原因,涵蓋知識基礎薄弱、課程體系適配度不足或心理壓力等因素。基於診斷結果,學校依託創新中心、升學指導中心、學術導師團隊及各專項支持部門(如體育、藝術中心),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實施“一生一案”甚至“一生多案”的動態調整策略。其研究型教學模式強調目標導向與過程可視化,通過可監測的教學環節及時反饋學習成效,配合分層教學、差異化輔導及心理疏導,確保學生逐步適應課程要求。這種以診斷為起點、以資源整合為支撐、以動態調整為核心的干預機制,有效幫助學生克服國際課程適應難題,體現了學校在學術支持與人文關懷上的雙重保障。

  主持人:如何定義“成功的學生”?是否有成績之外的關鍵評估維度?  

  孫恒燕:愛迪學校對“成功學生”的定義突破了傳統唯分數論的局限,構建了多維度的綜合評價體系。學校將“身心健康”視為核心前提,強調持久發展的基礎在於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健康;在學術層面,倡導以“教育增值”理念取代單純分數導向,關注學生努力過程與實際能力的提升,注重培養其未來競爭力而非短期成績;同時,堅持“個性化培養”原則,通過藝術、體育、科技等多元課程激發學生特長,助力其建立國際交流渠道與資源網絡。基於“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共處”的培養目標,學校進一步衍生出涵蓋健康體魄、積極人格、勤奮資質、組織領導、學術成就、興趣發展、溝通協作、多元文化的8項核心素養,形成從認知到實踐、從能力培養到專業評估的完整閉環。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在國內首創以能力測評替代分數報告的教育評價方式,通過專業化工具全面呈現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成果,這一創新舉措凸顯了其教育理念的先進性與實踐深度。

  主持人:國際化學校常被評價“學費高昂”“精英化”,您如何看待這種評價的?  

  孫恒燕:愛迪學校對國際教育領域常見的“精英化”與“高學費”標簽進行了理性回應。關於學費問題,學校指出其定價基於多維成本投入——包括優質師資引進、先進硬體設施配置、多元化課程開發及個性化升學服務等顯性成本,以及隱性增值價值:如靈活的課程轉換機制(降低試錯風險)、整合式資源平臺(提供一站式教育解決方案)及學術能力提升服務(連續多年獲評“加工能力第一”)。這種高投入模式確保了教育品質的可靠性與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

  針對“精英化”爭議,學校以出口成果為實證依據:全體學生均獲QS前100高校錄取,70%進入前50強校,實質是通過教育賦能實現學生階層躍遷。學校強調,所謂“精英化”並非選拔掐尖,而是通過個性化培養將普通資質學生托舉至卓越水準,其本質是教育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學術增值能力的體現。

  對於社會標簽與家庭選擇的關係,學校主張家長應超越刻板印象,結合自身教育理念與孩子特質進行理性判斷。國際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提供多元發展路徑、優質資源平臺及階層流動通道,最終目的是幫助家庭實現教育價值觀與資源配置的最優匹配。這種教育模式既承認現實社會中的資源差異,又致力於通過教育手段促進社會流動性的提升。

  主持人:如果孩子自律性差,是否該選擇國際學校?  

  孫恒燕:愛迪學校對“學生自律性不足”這一常見問題展現出獨特的教育智慧與實踐策略。學校認為國際教育選擇與學生自律性並無必然關聯,關鍵在於通過科學干預喚醒學生內驅力。其核心舉措包括:一是以興趣為切入點重構學習動機,如針對一名沉迷遊戲的12年級學生,教師團隊發掘其計算機天賦,引導其參與國際編程競賽並斬獲個人金獎,成功將其興趣轉化為學業動力,同步改善親子關係;二是實施過程性監督與可視化教學,通過可監測的教學環節及時反饋學習進度,動態調整輔導方案;三是強化師生陪伴機制,教師全程關注學生成長狀態,提供心理支持與學業指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相較于公立學校聚焦頭部學生的培養模式,愛迪更注重“有教無類”的教育公平性,通過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將潛在劣勢轉化為特色優勢。這種以個體差異為出發點、以興趣驅動為核心的教育實踐,有效破解了傳統教育中“自律性不足”的難題,印證了國際教育在個性化培養方面的獨特價值。

  主持人:未來愛迪學校發展願景是怎樣的?  

  孫恒燕:愛迪學校發展的願景應該説是 love to create,inspire to change。

  主持人: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的教育哲學。

  孫恒燕:點燃,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點燃孩子們的熱愛,喚醒他們的各種可能性啊。以愛為啟迪之筆,以專業為啟迪之墨,希望能夠啊,在愛迪學校的這個星河中,給到孩子們下一層的璀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