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生態文明教育“大課堂“立德樹人在林海間落地生根
2025-09-30 18:47:5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日前,東北林業大學組織3100余名大一新生走進學校帽兒山與涼水實驗林場,開展為期兩天的“生態文明特色實踐”課程,讓學生入學之初就與自然對話,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奠定堅實的生態文明底色。

  在這片“綠色課堂”裏,學生們通過在林場中觀測森林生態系統的微妙平衡,在野外探尋生物多樣性的神奇密碼,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種子深植心田,在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中,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哈爾濱工業大學近百名學生也參與了本期課程,更拓展了這門課的邊界,讓這場實踐成為跨校際的生態文明共鳴,展現了跨校協作、學科交融的育人新格局,體現出生態文明教育超越校園圍墻的輻射力與凝聚力。

  “東林人‘用專業破生態難題、以堅守護綠水青山’,這份紮根生態矢志不渝的執著,與我的家鄉和田防沙治沙的堅韌深深契合。”東北林業大學2025級少數民族預科班學生熱依娜·哈裏別提希望,未來能帶著專業知識、東林人的奮鬥勁以及東林的科學方法回到家鄉,讓更多的沙漠長出新苗。

  哈爾濱工業大學2024級機電工程學院本科生周子淇參加本次實踐活動後表示,親手觸摸樹皮的紋理,觀察林下植物的共生,才真正讀懂了生物多樣性,在未來的科研與實踐中,也將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守護綠水青山,為鑄就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貢獻哈工大力量。

  東北林業大學通過這堂紮根林場的生態文明實踐課,將生態文明理念轉化為可感知、可操作的專業教學,讓思政教育走出書本,在山川林木中落地生根,是立德樹人的生動實踐,是生態文明教育的鮮活樣本,是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務實舉措。

  東北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科二級教授、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智庫首席專家高玉娟表示,學校把新生入學第一課放在山水林間開展,能夠打開學生們的認知格局、激發他們的興趣,在現實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未來,課題組將積極開發這種學生更感興趣的、體驗式的、沉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有更強的獲得感,也踐行學校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和使命。

  “我們在2021年發佈《東北林業大學生態文明教育實施方案》,從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整體設計生態文明教育,使全校學生都有機會走進森林。”東北林業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培養處處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楊洪學介紹,自開展生態文明實踐活動以來,已覆蓋12000余名學生。

  教學實踐也是東北林業大學涼水實驗林場與帽兒山實驗林場所承擔的核心功能。黑龍江涼水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東北林業大學涼水實驗林場)局長/場長于紀航表示,將著力推進林場智慧化建設,助力學校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教學區主任/帽兒山實驗林場場長金辛表示,林場會用豐富的自然資源賦予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以最生動的、具像化的表現。

  “生態文明特色實踐”課程自2022年起精心打磨,已形成成熟體系,建成了42門生態文明實踐精品課,覆蓋森林生態觀測、動植物保護、生態修復等多元方向,確保了教學品質與專業深度,這背後凝聚的是學校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刻理解——育人,不僅在課堂之內,更在山水之間。

  實踐活動期間,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張傑帶領學生一起採集並製作大型真菌標本、昆蟲標本、植物標本等,通過一堂生動的“大型真菌鑒定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課,讓同學們對物種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增強生態文明意識。

  為了講好“探秘紅松毬果”這一課,黑龍江涼水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東北林業大學涼水實驗林場)局長/場長助理孫虎帶著團隊從去年秋天就開始準備,收集紅松毬果,“只有沉浸其中、有體驗式的學習,才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大自然,也更好踐行學學校‘以林育人 以生態育人’的課程理念。”( 文/李薇薇 馬海君 視頻製作/吳學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