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華學院:以階段性成果慶建校20週年 書寫應用型高校發展華章
2025-10-03 12:50:3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5年,廣州新華學院(原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迎來建校20週年。自2005年建校以來,學校承中山大學文脈、秉“博學、篤行、正心、自強”校訓,以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為戰旗,彰顯應用型高校辦學實力,為二十週年校慶添彩。

廣州新華學院:以階段性成果慶建校20週年 書寫應用型高校發展華章_fororder_wps_doc_7

  在辦學品質上,學校2025年春季一次性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辦學水準獲國家權威認可。課程建設再破紀錄,《財務管理》《有機化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7門課程獲評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師資隊伍持續優化,南粵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不斷涌現,“六大人才計劃”為高層次人才賦能,形成結構優、能力強的師資團隊。

  科研領域實現關鍵突破,信息與智慧工程學院劉星成教授獲202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成為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民辦高校。學校還構建“學科—課程—實踐”三維轉化機制,推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社會服務”閉環運行,師生共研、科教融匯生態日益成熟。

  育人事跡亮眼,學子在國內外賽場屢創佳績:張城瑋斬獲世界跳繩錦標賽金牌,實現中國內地該項目歷史性突破;袁卓傑以2.00米成績獲第二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跳高金牌;林晨旭問鼎“電子音樂奧斯卡”丹尼獎,學子們還在“西門子杯”智慧製造挑戰賽等高水準賽事中摘金奪銀。2025屆畢業生去向落實率超全省平均水準,多人考入哈工大、中山大學等海內外名校,部分學子入職海關、公安、醫院等系統,服務國家建設。

  學校還以“三早三創三融”(早立志、早實踐、早融入社會;創意、創新、創業;學科專業與地方産業、經濟、文化融合)塑造育人品牌,先後與華為、訊方共建“人工智能産業學院”,護理學子入選粵港專才交流計劃,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學子雷銘慧、趙嘉怡斬獲大學生時裝周金獎,特色育人路徑持續拓寬。

  國際化辦學再上新臺階,學校已與美國、英國等16個國家及地區的58所高校建立合作,開展本碩連讀、雙學位等項目;2025年獲批“國際勝任力培養項目基地”,與清華、北大等名校同列,標誌國際化辦學邁入新階段。(圖/文 何宛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