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習學堂”助推傳統技藝傳下去
2025-10-09 10:10:41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非遺傳習學堂”助推傳統技藝傳下去

青海果洛扎木念傳承人漢措在彈奏。

快手供圖

  中國現有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逾10萬人。2024年,快手公益基金會發起“非遺傳習學堂”項目,依託互聯網平臺優勢,為偏遠地區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提供系統性幫扶,助力他們提升數字化能力、拓展市場空間,推動傳統技藝“傳下去”。截至目前,項目已支持超100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民族中學,果洛德昂灑智(藏文書法)代表性傳承人登德日正專注地為學生講課。他深耕德昂灑智近20年,除了線下授課,還經常通過快手發佈書法創作視頻,讓這門來自高原的非遺被更多人看見。“網友的每一條點讚和留言,都給了我溫暖與動力,更堅定了我把這門非遺傳承下去的決心。”加入“非遺傳習學堂”後,登德日不僅獲得了更多進校園、進社區授課的機會,收入穩步增長,還受邀前往北京參與非遺交流活動,拓寬了視野。

  同樣在青海果洛,29歲的漢措經常在久治縣門堂鄉黃河女兒灣的山谷間彈奏藏族傳統樂器扎木念。作為扎木念的第四代傳承人,她已與這門技藝相伴9年。“感到焦慮迷茫時,只要彈起扎木念,我的內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如今,漢措在當地一所職業技能學校教授扎木念彈唱,已有超百名學生跟著她走進傳統音樂的世界。家境困難的漢措,曾因生活壓力想過放棄,但對扎木念的熱愛讓她堅持下來。今年初加入“非遺傳習學堂”後,她獲得了更多授課的機會,既讓更多人感受扎木念的魅力,也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

  在山西太原劉家堡村的西華門舞獅訓練基地,每天清晨都能聽到孩子們的吶喊聲,西華門舞獅傳承人岳成雲正指導他們練習基本功。曾專注學習南獅的岳成雲,2009年接觸到西華門舞獅後,回到山西拜師,埋頭開展傳承工作。他介紹,西華門舞獅在保留北派搖頭晃腦、動作大開大闔特點的基礎上,融入南獅的高難度技巧,還結合當地民俗創作出“下崽子”等趣味動作,讓表演更具觀賞性。“傳承不能守著老本子不變,但傳統的步伐、神情絕不能丟。”過去,岳成雲免費教孩子舞獅,團隊收入僅靠商演勉強維持日常開銷和人員工資。如今他主動報名參加“非遺傳習學堂”,希望學好短視頻製作,讓更多人關注舞獅技藝,為團隊爭取更多演出機會。

  在山西另一片土地上,傳統耍大桿傳承人牛金良正重復著抬桿、扔桿、接桿的動作。他14歲從河北到山西打工,雖然從小喜歡豫劇,卻因家庭貧困沒能系統學習。他打工時偶然接觸到耍大桿,特別喜歡,“冬天天不亮就練,從細桿到粗桿,重量一點點加,最後慢慢摸索出雙桿技巧。”除了耍大桿,牛金良2010年還組建了豫劇團,常做惠民演出。劇團現有60多人,雖然多次面臨運營困難,可他始終秉持“只能進不能退”的信念,咬牙堅持下來,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和老藝術家加入。短視頻興起後,牛金良試著在快手上發佈耍大桿的訓練視頻和劇團演出片段,收穫許多網友點讚。他表示;“線上傳播有助於提升非遺的知名度。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非遺,了解傳承人的艱辛和付出的努力。”(周 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