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進中央社會服務部、民進中央企業家聯誼會指導,民進大連市委會、大連市教育局等單位支持,學大教育集團旗下大連文谷雙語學校承辦的“感黨恩·強國有我——開明研學”大連行活動順利結營。來自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化覺初級中學、源村鎮初級中學的25名師生完成了為期五天的沉浸式研學實踐,在行走的課堂中拓寬視野、砥礪志向,收穫了知識與感動。
據了解,此次研學活動由民進大連市委會發起,組織團隊制定規則與標準。學大教育集團旗下大連文谷雙語學校為活動提供課程設計及安全措施,保障研學的順利開展。活動通過豐富的環節,將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綜合素質拓展融入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之中,引導學子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立志報國,展現了學校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意識與育人擔當。
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大連文谷雙語學校與畢節市金沙縣化覺鎮初級中學于開營儀式上簽署友好學校合作協議,點燃了象徵夢想與希望的“星星之火”。民進大連市委會副主委田曉偉代表大連民進表達了對畢節學子“在研學中開闊視野、錘鍊品格”的美好期許,民進中央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韓強則從教育賦能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角度,為活動指明方向,傳遞出對新一代青少年的關懷與殷切期望。
在研學實踐中,孩子們參加了文谷特色體育課程——體適能、高爾夫和擊劍,更走出課堂,前往大連城市規劃展示中心,了解大連城史和城市願景;探訪大連海洋大學,在實驗室裏觀察海參、海膽,在航海模擬器前體驗“掌舵”的快樂;來到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和東雞冠山,走進那段血淚史,緬懷志士風骨;參觀聖亞海洋館,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領悟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意義。此外,孩子們還在民進會員家庭互動日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真摯情誼。
教育是民進的優勢所在,也始終是民進開展幫扶工作的核心著力點。民進中央于1993年開始結對幫扶金沙縣,久久為功堅持“保持力度,盡力而為”。自開展“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工作新模式以來,民進中央根據“畢節所需,民進所能”,舉全會之力,在産業、教育、文化、醫衛、公益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幫扶活動。而“教育領航、五育並舉”也已成為民進幫扶畢節的重心之一。
結營儀式現場,研學團師生與大連文谷雙語學校的老師和學子們圍坐在一起,訴説了此行的收穫:有知識,有情誼,有感動,更有對未來的憧憬。“謝謝你帶我出海,我第一次看到那麼藍的海,以後我也要帶你來貴州看山,看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這場跨越山海的研學之旅讓孩子們走出課本看世界,既是一次心靈的成長,讓他們在歷史與自然中懂得責任與熱愛;也是一次愛的傳遞,讓陌生的城市變成了溫暖的“家”;更是大連文谷雙語學校“全人教育”理念的生動詮釋。
民進大連市委會副主委田曉偉在活動前期的籌備會議中指出,此次開明研學活動是民進發揮界別優勢、助力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實踐,旨在通過沉浸式、體驗式學習,引導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將“強國志向”轉化為成長動力。
對此,大連文谷雙語學校貫徹落實民進大連市委會要求,緊扣“感黨恩”核心,結合大連紅色資源與城市特色,設計了兼具思想性、實踐性的研學課程,為學生搭建“知國情、明使命、強信念”的立體實踐平臺,切實把“感黨恩”的情感認同轉化為“強國有我”的行動自覺。
2024年5月,民進中央副主席王剛、民進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劉文勝一行曾赴大連文谷雙語學校考察。作為民進中央企業家聯誼會會員單位,學校始終致力於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構建起一個開放、多元、充滿活力的育人生態。此次“開明研學”正是這一理念的延伸,打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讓學生在行走中思考、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通過富有內涵的研學活動,學生們不僅提升了綜合素養,更明確了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的緊密聯繫,將個人理想融入時代主題,這正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價值體現。”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深刻體現了大連文谷雙語學校依託學大教育集團豐富資源與先進理念,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升級育人模式所取得的顯著成果。
山海雖遠,情誼長存。研學中的見聞,將為孩子們種下走向更廣闊天地的種子。而學大教育近年來也秉承“開來而繼往,明道不計功”的“開明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與“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努力探索更多元、更高效的育人途徑,以期為“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工作貢獻更大智慧和力量。
2025年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率民進中央調研組赴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等地開展“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工作調研,民進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開明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學大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金鑫等陪同調研。
金鑫表示,在全面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科學素養及智育水準的征程中,“書香校園”建設至關重要。隨著進一步拓展校園文化對“五育並舉”實施提出新挑戰,學大教育聯合開明慈善基金會于2024年10月發起“開明閱讀成長計劃”,錨定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計劃通過持續打造“開明閱讀”項目,推動“開明文化走基層”,助力畢節“感恩之城”建設。
面向未來,學大教育將立足既有實踐成果,不斷突破傳統教育的邊界,探索推動教育與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深度碰撞與融合,無限延伸個性化教育的價值廣度與深度,持續打造業態多元、品質卓越的教育服務新範式。同時積極賦能更多區域的教育模式革新與資源升級,助力構建更加開放、智慧、引領未來的教育新生態,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入持久動力。(張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