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教育部、中央網信辦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活動正在進行,全國多所高校師生踴躍參與,以網絡文章、優秀微課、“AI+思政”作品等方式為創新網絡育人機制,優化網絡文化內容供給提供了積極助力。當前,數字化浪潮加速涌動,網絡空間正成為思想交鋒與價值競爭的前沿陣地。要讓主流價值在網絡空間中真正生根,須構建可見、可觸、可循的網絡育人體系。
“十四五”收官之際,我國網絡治理體系取得了歷史性成效,“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常態化推進,網絡主流輿論更加壯大,正能量內容持續擴散。同時也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空間的精準觸達和有效轉化仍存在可提升的地方。比如,一些思想內容的傳播難以契合青年群體的表達方式和心理特點;部分平臺仍存在“以流量為綱”的導向,優質思想內容在演算法競爭中被動削弱。如何在複雜多變的輿論生態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表達與精準傳播,成為當前亟待破解的關鍵命題。
推動思想傳播的精準化、智慧化轉型是網絡育人的核心。應順應信息傳播場景化、智慧化趨勢,構建國家級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內容體系,建設權威、開放、共享的雲資源庫。通過人工智能演算法、用戶畫像和大數據分析,實現思想內容的分眾推送與精準觸達。讓青年在網絡首頁、短視頻、社交話題中“看到”有溫度、有邏輯、有信念的思想表達。同時,推動平臺演算法從“流量邏輯”向“價值邏輯”轉型,把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推薦內容,讓演算法成為傳播主流價值觀的“放大器”。例如,清華大學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以“虛擬倣真實驗課”的形式開展教學,通過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裝置讓學生置身於現場,並借助大數據平臺追蹤學生體驗路徑、情感反應與認知提升情況,為後續推薦教學內容提供演算法支持。
只有壓實平臺責任、凝聚社會合力,才能讓網絡育人中的思想傳播真正實現可追蹤、可持續、可評價。應充分發揮高校主陣地作用,建設“網絡思政工作室”“數字青年課堂”等新型育人平臺,形成一批兼具思想引領力與感染力的網絡品牌。加強主流媒體的豐富優質思想內容供給,善用短視頻、互動話題、沉浸敘事等新形式,使主流思想主動進入演算法排序。例如,在教育部推進的“學術MCN機構”建設項目中,相關高校聯合知名專家學者與新媒體團隊搭建內容平臺,為國內中西部地區師生提供與更多優秀學者直接對話的網絡課堂和微視頻,既實現了優質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破圈”傳播,也通過粉絲社群運營、互動直播、線上問答等形式增強了青年參與感與平臺黏性。
不斷完善人才與機制保障,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才能更好促進網絡育人的系統化建設。可探索建立“網絡思政導師”制度,吸引優秀教師、青年典型與網絡紅人參與思想內容創作與傳播;完善內容評價與激勵機制,將網絡思想教育的傳播力、影響力納入考核指標。推動各地相關部門形成協同機制,打通思想教育的“最後一公里”,實現網絡育人的體系化、專業化、常態化。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數智社區”建設即是典型實踐。該校通過建設“數智輔導員3.0平臺”、推出“沉浸式黨史課”“數字書籤”等項目,把網絡育人與社區育人深度融合,將成效納入學生成長考核體系,從機制設計、人才支持與技術應用三方面實現了育人的可持續追蹤與反饋閉環,成為網絡育人的生動樣本。
“十五五”開局之年,網絡育人的戰略意義進一步凸顯。它不僅是推動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的重要路徑,還是鞏固國家安全屏障的重要抓手。唯有讓思想教育做到“網民願看”,表達方式“青年共情”,傳播路徑“可持續”,才能在億萬網民心中築起有溫度、有信仰、有力量的精神家園,為構建清朗網絡生態、守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注入持久動能。(光明日報 代艷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