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春期成長年會10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作為國內青春期教育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本屆年會主題為“青春期·轉型期”,著重探討在人工智能時代與個人成長轉型的雙重背景下,如何破解青春期教育難題,探索守護學生青春期成長新路徑。
青春期成長年會由新學校研究會會長李希貴于2023年發起,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承辦。據悉,自2023年首屆年會舉辦以來,青春期成長年會已成為國內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窗口,累計有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94所學校、機構和相關單位參與,共計225位嘉賓做了199場分享。三次年會累計有4280名教育工作者參與,提交論文916篇,其中獲獎論文613篇。
據青春期成長年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朱則光介紹,2023年年會的主題是回歸與敬畏,核心焦點是價值重估。“青春期是成長的機遇,而非問題的代名詞。教育者唯有摒棄救火式的焦慮與包容迷戀之心,面對生命的蓬勃展開,才能真正支持青少年收穫青春的無限可能。”朱則光表示,2024年,主題演進為“成長敏感期&教育黃金期”,焦點轉向了把握契機,強調在關鍵期進行精準干預,期待教育行為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佈局”。

青春期成長年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朱則光主持年會
“今年的主題演進為青春期、轉型期,它的核心焦點是重塑範式,將青春期視為生命躍遷的契機,更憧憬修枝剪葉到滋養根系,更關注青少年成長的當代青少年成長的核心特徵。”朱則光説。
“今年大會不僅關注學生個體在青春期的成長轉型,還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時代學校教育系統的轉型。”新學校研究會副會長沈祖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年會將青春期教育置於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聯動北京市十一學校聯盟校等優質教育資源,結合腦科學、心理學等前沿理論,探索更具針對性、系統性的教育解決方案,力求實現從“問題應對”到“主動護航”的教育升級。

新學校研究會副會長沈祖蕓在年會現場做分享
年會現場,多位教育專家圍繞青春期成長話題做了形象、深刻的分享。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校長王海霞在主題為“養育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座小鎮”的主題分享中提出,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培育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座豐盈的未來小鎮,這座小鎮裏有老友驛站、青春打麥場、未來放映院、過來人信箱等,“這座小鎮永遠不會完工,因為每個孩子的困惑都是它的新建圖紙。”這一形象比喻,得到現場嘉賓、觀眾的高度認可。

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校長王海霞在年會現場做分享
新學校研究會副會長汪正貴在年會現場做了“發展主體性,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的主題分享,強調“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讓學生成為其能力範圍內最好的自己,就是個人和教育者的成功。
本屆年會,北京市十一學校聯盟校分享了一系列創新實踐成果。在課程設計方面,將青春期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打破“德育活動與學科學習脫節”的困境。例如,在體育課中設計“四方拔河”等兼具挑戰性與團隊性的項目,讓學生在競技中學會溝通協作,同時釋放壓力。此外,學校還借鑒腦科學研究成果,針對“青春期是大腦二次裝修”的特點,重構教學模式,讓學生以“科學家”“設計師”等角色代入學習,以6周為單位完成一個能力培養閉環,“所有學習都要讓孩子親身經歷、真實體驗,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理解知識,理解生命。”王海霞説。
年會現場,李希貴表示,有的教育工作者不重視研究青春期“這個氣候”,認為青春期是“暫時的風暴”,忍一忍、熬一熬就過去了,當學生出現若干本應在青春期成長中出現的各種行為時,就無法接受。“青春期渴望獨立,渴望破圈,渴望認可,已經完全區別於小學生了。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對青春期問題的重視程度和研究力度,學校、教師、教學都有必要深入轉型。”

新學校研究會會長李希貴在年會上做分享
據悉,大會現場還展示了部分小微學校的創新探索,為不同類型學校提供了交流借鑒平臺。(文/舒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