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影 > 正文
電影《童年周恩來》6月1日公映
2021-06-01 13:57:26來源:m1905電影網編輯:劉欣

《童年周恩來》終極海報

  6月1日,電影《童年周恩來》正式公映,在建黨100週年之際,作為首部展現周恩來總理童年生活的大銀幕作品,聚焦其在故鄉淮安時一幕幕童年往事,講述了周恩來自小優秀的品行和對讀書的熱愛,在時代風雲變幻、家國內憂外患的那段歲月裏,周恩來受到進步思想啟蒙和影響,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影片在六一兒童節上映,是送給孩子們的一份節日禮物,觀眾們紛紛走進影院,學習周恩來優秀的品質和精神,薪火相傳,不忘初心。

  年少顛沛流離 家人教導周恩來自幼博學多識 

  影片講述周恩來6歲時,因一場變故而舉家搬遷。生母萬氏對於周恩來的良好家教,使得他自幼品行端正、勤奮好學。嗣母陳氏為兒時的周恩來講述韓信忍辱負重、南宋女英雄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等典故,也教其讀詩、識字,更是在發現教書先生誤人子弟後,為周恩來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除了讀書,周恩來也有著良好的家風。從小母親就教育他要“行得正,立得直”、“寧可別人負你,你不可負人”等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也為其日後愛憎分明的政治人格、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以及堅韌沉穩的心理人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周恩來總理這種肩負家國與時代命運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成為年輕人自我激勵、奮發圖強的榜樣。

  周恩來幼時輾轉多地 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兩位母親的先後離世,對童年的周恩來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而周恩來的表舅為他提供了繼續讀書的機會。之後追求進步思想的表舅被官府抓走,留下一句“救我中華,時不我待”令周恩來警醒。受到進步思想感召的周恩來求助四伯父,遠赴東北接受教育。

  電影《童年周恩來》用鏡頭帶領觀眾循著其“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之主線了解周恩來的成長經歷,而正是曲折的成長之路,在周恩來心中埋下了愛國、救國、救民的種子。當學校先生問起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同學們紛紛給出了為明理、為入仕、為光宗耀祖的答案,而年僅13歲的周恩來則喊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勵志名言,凸顯其開闊的胸襟與遠大的理想。

  建黨百年回望先輩 學習傳承“周恩來精神”

  電影《童年周恩來》故事富有層次,情感質樸動人,通過講述周恩來總理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在細節處展現周恩來高尚的品格、有膽識有擔當的行為做派。無論是與家人的情感,還是在家境艱難時不卑不亢、勇於擔當,都展現出其榜樣的力量。

  周恩來精神感染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正如江蘇省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焦建俊所説:“電影《童年周恩來》為廣大黨員學習傳承‘周恩來精神’,培育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為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奮力譜寫江蘇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電影《童年周恩來》選擇在六一兒童節上映也是意義非凡。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電影《童年周恩來》正是送給孩子們的一份人生禮物。周恩來總理一生勤奮工作、嚴於律己、關心群眾,被譽為 “人民的好總理”,而他的精神更是一座寶礦。在建黨百年之際,“周恩來精神”值得每一位青少年銘記於心,一起走進電影院了解周恩來總理的故事,學習紅色文化。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