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閩侯特色果蔬産業帶動鄉村發展
2025-09-15 09:42:03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採摘樂趣濃 鄉野風光新——閩侯特色果蔬産業帶動鄉村發展

福州閩侯特色果蔬産業帶動鄉村發展

姚心標在查看獼猴桃生長情況。吳林 攝

  金秋9月,各類水果迎來採摘季。各種水果能給鄉村帶來怎樣的甜蜜,行走閩侯各地鄉間,可以感受到這項甜蜜事業給鄉村振興帶來的助力。

  特色果蔬 等你採摘

  在閩侯縣白沙鎮上岐村,漫山遍野的晚熟龍眼最近迎來最佳採摘期。憑藉品種優勢和生態種植方式,這裡的龍眼以獨特的“冰糖味”贏得市場青睞。

  9月13日,上岐村的鯉洲山上,一串串黃澄澄的果實挂滿枝頭,種植大戶朱孟興和家人分工合作,穿梭在園內忙著採摘成熟的龍眼。上岐村自清代就種植龍眼,迄今已有百年曆史,種植面積有200多畝,採摘時間基本在每年9月上中旬(白露前後),比其他地區龍眼成熟期遲。村裏的“鯉洲山”“紅核子”“蘇洋”等優良龍眼品種,具有肉厚核小、個大皮薄等特點。

  在閩侯縣大湖鄉東姚村,高山氣候也孕育出特色産業。村裏成立了閩侯縣湖東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後,夏摘吊瓜、秋收獼猴桃,季季都能收穫滿園的甜蜜。如今,一顆顆豐收的獼猴桃挂滿枝頭,成為增加村民收入的“黃金果”。

  “我們每年中秋前後開始採摘,採摘期大概50天。”閩侯縣湖東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姚心標介紹,“這裡最先成熟的是紅心獼猴桃,然後是綠心的,接著是陽光金果。口感、風味都不一樣,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採摘。”

  甜蜜産業 引來遊客

  如今,上岐村共有200多戶近千名村民,幾乎家家都種植龍眼。小名“九弟”的朱孟興是當地龍眼産業的帶頭人,種植了十幾畝約140株龍眼樹。朱孟興自20世紀90年代便開始種植龍眼,為了種好龍眼,他曾專程赴莆田、長樂等地考察,取長補短,逐漸摸索出適宜上岐村的種植技術,並將自家龍眼命名為“九弟山龍眼”。

  2010年起,果農結合當地優越的水土環境使用有機肥,令上岐的龍眼風味更佳,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優良品種。這也成為“虹吸”周邊遊客前來鄉村的法寶。

  一位從閩侯縣城驅車前來的市民告訴記者,早就聽説上岐村的龍眼好吃,實地一嘗果然名不虛傳,他當場訂購了30箱饋贈親友。

  周邊經濟 一同發展

  近些年,大湖鄉積極引導村民流轉土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種植高山水果、特色蔬菜等。在外經商多年的姚心標抓住了這個機遇,返鄉當起“新農人”。他組織村民成立湖東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村內土地資源,種起了特色蔬果。

  從“獨家”種植獼猴桃到周邊幾十戶農戶一起種,姚心標的種植熱情帶動了東姚村村民,周邊的雪峰村、江洋村、新塘村等也陸續跟著種獼猴桃。

  産業發展如火如荼,東姚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隨著雪峰山城文化旅遊度假區的興起,來大湖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這讓許多鄉村房屋變為民宿,聚賢居就是其中之一。

  聚賢居佔地約2畝,大大小小的房間共有11間。今年暑假開業後接待了許多前來避暑的遊客。“我們計劃依託本地獼猴桃産業優勢,推出秋季特色文旅服務。屆時,入住民宿的遊客可免費獲贈3斤至5斤獼猴桃,同時享受獼猴桃採購專屬優惠。希望通過這類特色體驗,吸引遊客前來深度遊玩。”聚賢居負責人姚心佃説。(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侯融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