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喚”醒土地資源 “騰”出發展空間 福州全力推進低效用地盤活利用
歲金智谷·福州大健康食品産業園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招商率達100%,將助力閩侯食品産業串“珠”成“鏈”;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集生産、銷售等為一體的鐘錶基地,閩清東橋鎮的時光小鎮正在緩緩揭開面紗……隨著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高效推進,像這樣讓土地“熱”起來的場景在福州接連呈現。
自2023年9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以來,福州堅持高位推動、規劃統領,積極探索創新政策機制,多措並舉推動各類低效用地再開發,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産業發展提速增效,促進城鄉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已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地塊244宗,涉及土地面積1.35萬畝。
規劃先行
把好試點“方向盤”
規劃節約是最大的節約,轉變“就低效論低效”的傳統思維十分重要。福州市在總體規劃中做好區域統籌,在專項規劃中加強空間指引,在詳細規劃中細化開發要求,在國土空間“一張圖”上精準落位,統籌優化配置空間資源。
在省自然資源廳的指導下,福州因地制宜制定低效用地認定標準。圍繞村莊用地、城鎮住宅用地、工業倉儲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設施用地五大類現狀建設用地,福州從空間效率、經濟效益、規劃導向三個維度,確定“市級定性、縣區定量”的差異化低效用地評價體系,對全域低效用地進行系統摸排。
低效用地調查圖斑在國土空間“一張圖”上落圖落位並實時滾動更新,依託“多規合一”平臺,疊加多部門數據信息,服務於政府部門線上查閱與在線審批,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納入“福地迎商”小程式,助力項目招商,福州市實現低效用地的全生命週期智慧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並上圖入庫低效用地856宗、5.11萬畝。
在建立低效用地數據底座的基礎上,福州編制低效用地相關規劃,制定《福州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編制指南》,統籌開展專項規劃及年度計劃編制工作。目前四城區及週邊9個縣(市)區專項規劃及2024、2025年度低效用地再開發年度實施計劃均已編制完成,並完成四城區6個試點示範片區策劃編制。
機制破壁
打造政策“工具箱”
100%園區招商的“超級速度”,吸引了福州及中華老字號品牌、省級非遺品牌以及全國品牌終端餐飲連鎖機構的直接製造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的入駐,作為福州市首個專業食品園區,歲金智谷·福州大健康食品産業園目前正處於全面裝修階段。這塊200畝的土地經歷了長達10餘年的空置,去年啟動低效土地盤活利用後,重煥生機。
“市場參與積極性不高、歷史遺留問題難處置等一直是低效用地盤活利用的堵點,”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利用處負責人説道,“在自然資源部試點方案明確的探索框架下,我們構建‘1+1+N’的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精準施策支撐低效用地再開發。”
以“策”驅動,盤活低效利用。在原有規範工業用地增容審批系列政策的基礎上,福州積極開展“工改工”與“工改商”的聯動改造政策研究。聚焦低效用地評價標準、産業用地混合利用、存量資源轉換利用、實行差異化規劃技術標準等,結合各縣(市)區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出臺《關於城區低效存量工業倉儲用地改為商業用地的實施意見(試行)》《關於印發福州市混合産業用地出讓工作細則的通知》等21項專項創新政策,支撐各類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實施。
分類施策
打好盤活“精準牌”
10月榕城秋高氣爽。走進福州市社會福利院,環形塑膠漫步道從大門口延伸到老年公寓樓,沿途花壇、綠植與涼亭相映成趣,磚紅色外墻的新食堂樓現代感十足。
“因建設年份較為久遠,院內原有設施陳舊、配套不足。”福州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江銘華介紹,改造提升後,園區形成花園式景觀,新建一棟食堂樓,舊食堂則改建為老年綜合活動中心,在院老人實現走出公寓樓就走進“山水城”的美好願景。
2023年7月,福州市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國企統籌”的模式,推動市社會福利院和周邊城中村聯動改造,徵收市社會福利院周邊村集體土地共60畝,將其中約10畝用地劃撥給該院作為擴建用地,進行綜合提升改造。同時,規劃新增50畝養老用地,實施市場化出讓,將引入具備專業養老服務能力的國有企業進行運營管理,實現養老機構、片區功能佈局的全方位提升。
通過整體改造提升,破解了周邊城中村房屋密集、巷道狹窄、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依山就勢規劃城市道路,完善停車配套用地佈局。同時院區增加健身休閒設施、共享庭院及園藝活動區、無障礙設施,床位從不足500個增加到1000 個,養老用地將新增養老照護床位 1500 張,節約財政支出約0.62億元,實現了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2025年,福州市社會福利院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入選自然資源部《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第二批典型案例》。
“對症下藥”,多種盤活模式,福州蹚出一條提升土地利用綜合效益的新路,探索形成多主體多模式的再開發經驗。以星網銳捷、省糖酒公司、新華發行集團等企業為代表,探索了企業自主提升改造路徑;以橘園洲智慧産業園、福興經濟開發區三創園為代表,探索了重點區域政府收儲、國企整體打造的改造模式,並通過允許再開發工業廠房分割轉讓的政策,探索以廠房實物安置推動工業用地滾動再開發;在火車南站片區,探索自然資源資産組合供應以及土地混合利用;在三寶城、上下杭-煙臺山等歷史文化片區,探索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福州市工業園區“共享區”改造項目、福清市汽車走廊試點片區改造項目、連江縣福州現代物流城改造項目、福州閩侯食品産業園改造項目共4個項目入選省自然資源廳低效用地再開發典型案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