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莆田仙遊: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
2025-11-21 10:04:5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在仙遊鄉村,優越的生態稟賦被轉化為多元文旅業態 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

  露營前溪村、探秘刺刀峽谷……立冬時節,選擇前往仙遊縣西苑鄉與自然親密接觸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

  西苑鄉是木蘭溪源頭所在地,碧水圍淌、青山環抱,森林覆蓋率超90%,獲評全國綠化造林“百佳鄉鎮”、省“生態示範鄉”。近年來,當地依託優越生態稟賦,構建集康養度假、生態觀光、戶外運動、文化體驗等於一體的文旅體系,蹚出了一條既有“含綠量”又有“含金量”的發展新路。今年前三季度,該鄉遊客接待量超過50萬人次,同比增長6%。

  小帳篷撐起“詩與遠方”

  週末清晨,西苑鄉前溪村鳥鳴窸窣,微風陣陣。一大早,村民郭建城一家便開始忙活,為客人準備農家宴。

  前溪村海拔1200多米,是莆田海拔最高的建制村。這裡重巒疊嶂、溪水潺潺,古厝錯落有致,梯田層層疊疊,是《中國國家地理》推薦的“中國十大露營地”之一。每逢週末和節假日,這座古村就變得熱鬧起來,隨處可見“帳篷大軍”。

  2019年,前溪村依託石谷解、桃園寨、瀑布群、梯田等資源發展生態旅遊,完成了道路拓寬硬化和旅遊公廁、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鯉魚尾人工湖、無邊際水景、露營公園等觀光景點,打造集生態觀光、登山避暑、休閒露營于一體的旅遊勝地。

  在外務工的郭建城嗅到商機,于2020年回村開起了農家菜館,用土灶和拿手廚藝招待遊客。“農家菜館用的都是綠色食材,回頭客很多。”他説。

  “生態碗”盛上“旅遊飯”,靠山吃山在前溪村有了新“吃”法。“村民紛紛開辦民宿、農家樂,銷售苦筍、金線蓮、土雞、土鴨,腰包漸漸鼓了起來。村裏還與一家文旅投資機構簽訂意向合同,整合村裏的閒置資産以及生態、歷史文化等資源,探索整村運營模式,進一步打響前溪文旅品牌。”前溪村黨支部書記郭永順説。

  如今,西苑鄉已打造前溪村、鬼崆裏、石人頭等各具特色的露營基地,小帳篷撐起身邊的“詩與遠方”,成為當地文旅消費的新亮點。

  美麗山水帶火康養遊

  走進仙水洋景區淺水廣場,剛剛沒過腳踝的溪水清澈見底,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

  “我們在網上刷到仙水洋景區的視頻,沒想到這裡會有這麼一大片平整的溪澗,像是一處天然的水上步行街。”浙江遊客林陽感嘆道。

  仙水洋位於西苑鄉鳳山村草洋自然村,以高山淺水廣場稀有地貌聞名。2017年,當地依託獨特的山水資源和人文積澱,建設淺水廣場、仙女湖、四季花海、紅木民宿等設施,將這裡打造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發展康養旅遊業。

  要讓遊客留下來,光有美景還不夠。在完善旅遊和基礎設施的同時,村裏持續在豐富旅遊體驗上下功夫。

  夜幕降臨,在仙水洋景區內,絢麗的燈盞照射出七彩光芒,動感的音樂響徹山谷,打鐵花、火壺演藝等輪番上演……今年暑期,仙水洋開啟夏季水上嘉年華文旅活動,推出潑水狂歡、夢幻燈光秀、打鐵花、川劇變臉等豐富多樣的文旅産品,建成夜市一條街、人工沙灘、碇步橋、水上演藝吧等項目,吸引遊客紛至遝來。“新場景、新産品點燃仙水洋活力,景區人氣火爆,週末客流量突破1.5萬人次。”仙遊菜溪岩管委會主任、西苑鄉黨委副書記李鐘勝説。

  特色民宿催旺煙火氣

  戴雲山脈東麓的仙水溪畔,民居鱗次櫛比,白墻紅瓦與青山綠樹相互映襯——在西苑鄉鳳山新村,藏著莆田山區最大的民宿群。

  晚上10點多,鳳山新村燈火通明,村民方玉協站在自家的幸苑民宿前,熱情地招呼從仙水洋景區陸續歸來的住客。“暑期民宿入住率超過八成,週末時經常一房難求。”方玉協此前一直在廈門經營凍品生意,2021年,他看到家鄉旅遊日益興旺,便帶著家人返鄉,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擁有6間客房的民宿。

  “一進村子,仿佛進了天然氧吧。”來自福州的遊客陳金平説,這已經是他今年第四次來這裡度假了,“空氣清新,風景宜人,值得經常來”。

  鳳山村是莆田第三批幸福家園試點村之一,該村通過土地流轉、拆舊建新,建成總面積約100畝的鳳山新村,安置村民170多戶。這些年,該村積極扶持村民發展特色民宿産業,成功培育出40余家特色民宿,配備258間客房、313個床位,帶動數百名村民就近就業。

  “單打獨鬥不如抱團發展。”鳳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清國告訴記者,該村將組織成立民宿聯盟,統一服務標準和價格體系,對村里民宿的衛生、安全、服務等進行規範,全面提升民宿服務品質。此後,還將立足綠色生態優勢,打造全域四季可遊生態新地標,推進民宿、康養等産業發展,用文旅賦能鄉村振興。(報業集團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王建新 李明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