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珠三角每年至少搬遷治理15%隱患點

2017-04-06 15:27:18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董健雄 責編:

  4月5日,筆者從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印發的《廣東省2017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下稱《方案》)看到,2016年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213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448.8萬元。屬降雨自然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205起,佔地質災害總數的96.24%。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6911處,威脅總人口28.89萬人,潛在經濟損失112.81億元。

  《方案》指出,預測2017年全省地質災害屬於常年年景,局部災害性強降雨是誘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5—7月份可能是我省全年地質災害最嚴重時期,應注意粵北、粵西、粵東山地丘陵區,特別是農村削坡建房地段,避免因強降雨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去年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996處

  去年,廣東地質災害發生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發生區域和造成人員死亡區域相對集中,發生地質災害時間早且比較集中,災情等級以小型為主,類型以崩塌、滑坡居多,引發因素主要為自然因素等幾個方面。《方案》透露,面對地災防禦的嚴峻形勢,2016年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在避險工作打贏了多場“戰役”:在颱風“妮妲”登陸前後,全省共轉移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22668人;在颱風“海馬”登陸前後,全省共轉移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22838人,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

  提高地災監測預警信息的科學性和覆蓋率,是贏得這些“戰役”的關鍵。同時,基層政府和群眾的積極參,極大地提升了全省地災防治的主動權。筆者從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21個,擁有地災群測群防人員18807人,基本實現了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日常管理的全覆蓋。

  從2016年起,廣東年度省級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從5000萬元增加到2億元。“在專項資金的用途上,我們要求優先用於治理威脅10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進一步增強了全省的地質災害防治能力。2016年,全省通過工程治理和搬遷避讓,共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996處。

  今年局部強降雨是誘發地災主因

  根據廣東省氣候中心2017年氣候趨勢預測,2017年可能屬於偏旱年景,氣象災害可能表現為旱澇並存、旱大於澇,階段性、局地性氣象災害突出。預計2017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1100—2200毫米,大部分市縣較常年偏少一成左右。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的颱風接近常年,大致為4—6個。

  結合近年來我省地質災害發生特點,《方案》預測,2017年全省地質災害屬於常年年景,局部災害性強降雨是誘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

  “我省4月—10月份降雨量約佔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此時段是‘龍舟水’和颱風暴雨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高發時期。”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在解讀這份《方案》時認為,重點防範時期為4月15日至10月15日,其他時期應加強防範人為工程活動誘發的山體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加強各類重大建設工程可能導致地面塌陷的監測預警預報工作,要特別重視地鐵等重大工程可能引發的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

  《方案》明確強調,2017年全省地質災害防範重點地區為粵北、粵東和粵西丘陵山區的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特別是農村削坡建房地段;珠江三角洲工程活動強烈地區等。“具體來講,重點預防區包括全省51個重點防範山區縣(市、區),重點預防地段包括正在施工建設的廣州市、佛山市、深圳市、東莞市、惠州市、珠海市地鐵沿線及輕軌交通網,以及6處主要礦山,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包括502處威脅100人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其中,威脅1000人以上的5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均應作為重點防範對象。”上述負責人指出。

  《方案》要求各地政府,要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地質災害應急管理體制,儘快形成“政府統籌協調、群眾廣泛參與、防範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的基層管理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和監測、預報預警等制度。

  各地政府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根據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情況,按規定安排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和應急處置經費。“實現珠江三角洲地區每年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與治理的比例不低於上年度末在冊數15%、其他地區不低於10%的目標,確保2017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南方日報記者 馮善書 通訊員 祝桂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