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樓市降溫,房企仍堅持拿地
調控層層加碼,樓市逐步降溫。但在一級土地市場,品牌房企拿地積極性不改。5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前4月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52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增速比1-3月份提高2.4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104億元,增長34.2%,增速提高17.5個百分點。
從單個房企來看,多家機構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4月,保利、龍湖等多家房企拿地金額均在100億元以上,其中,碧桂園已連續5個月拿地金額過百億,中海也已連續2個月拿地過百億。
房企拿地從而增加土地儲備,顯示出對樓市後市的強烈信心。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歸根結底還是錢多,房地産企業資金鏈非常安全。整體看,信貸雖然在逐漸收緊,但收緊後的數據只是逐漸回歸2016年曆史最寬鬆之前的常態,只是逐漸穩健,而不是趨緊。
儘管房地産市場利潤率的下滑成為現實,但是房企的競爭仍處於“白熱化”,充足的土地儲備是企業擴張的保證,“多拿地、拿好地”成為房企規模化競爭的關鍵所在。
房地産投資增速加快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4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27732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1-3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0.6%。房屋新開工面積482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1%,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7.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16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3.0%。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3223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6.1%。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52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7469萬平方米,比3月末減少1341萬平方米。
在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頻頻出臺調控政策的情況下,今年以來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依然在加快。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認為,這種現象與去年的延續效應是分不開的。“去年全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了22.5%,使得房地産市場出現了比較強的景氣局面,很多房地産企業加大了投資力度,很多在建項目仍在進行,投資項目有週期性,一旦開工了以後需要延續一段時間”,因此他表示,目前房地産投資的增長是這種週期的延續。
此外,邢志宏也指出,投資增加也與土地和房屋的供應情況有關:“房地産現在正在進行分類調控,一線城市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也加大了土地和房屋的供應力度。”邢志宏表示,房地産投資的增加是在多重原因和背景下出現的,有關其後續走勢情況,統計部門也會進一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