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我們都是深圳人》系列之:作家張黎明

2020-08-25 15:55:1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專稿: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週年的特殊日子,我們邀請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們講述在深圳“築夢”、“追夢”、“圓夢”的故事。向改革開放的“開荒牛”致敬!向先行示範的“弄潮兒”致敬!向每一位深圳人民致敬!( 策劃:李海鋒,記者 :陳惠婷)

(點擊上方按鈕可直接收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深圳作家張黎明

  本期主角:

  張黎明,深圳本土作家,國家一級作家。1979年從省城廣州回到家鄉深圳工作。1981年參與籌辦《深圳特區報》,後又參與籌辦《特區文學》,為深圳文化界開荒拓土。其多年在深圳採訪一線工作,致力於挖掘和記錄本土故事。出版著作21部,代表作有《大轉折:深圳1949》《血脈中華:羅氏人家抗日紀實》《叉仔——與深圳一起成長》等。

  《深圳特區報》創刊于1982年5月,是深圳經濟特區權威主流媒體和第一大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深圳特區報試刊第一期。張黎明供圖

深圳特區報試刊第一期。張黎明供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今日深圳》攝製組1981年在深圳街頭拍攝。張黎明拍攝

《今日深圳》攝製組1981年在深圳街頭拍攝。張黎明拍攝

  講述全文:

  大家好,我叫張黎明,祖籍深圳,1979年回到家鄉。

  當時,深圳是個邊陲小城,大多數本土的深圳人都有香港親戚。

  深港最大的差異,我個人覺得是新聞媒體。當時,香港有兩家電視臺,還有很多新聞媒體,中文的、英文的,大報都有十幾家。可我們深圳只有一個小小的廣播站,而且還是那種有線廣播,喇叭安在樹頭下、屋檐下等等。電視臺和報紙也是空白的。

  1980年8月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經濟飛速發展,需要有自己的新聞媒體。1981年,正是在這個機遇下,我參加了籌辦深圳特區報。特區報是深圳首家媒體,它承載所有的(報道)任務,還包括影視的拍攝等等。

  我當時負責《今日深圳》攝製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蛇口拍攝,1979年初,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蛇口工業區正式創辦。這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成了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試管。所以蛇口是我們拍攝重點,我們蹲在哪,短則三五天,長達半個月,隨時記錄蛇口的大事件。

  都説深圳市是“南風窗”,這個窗口必須展示,深圳特區報就擔負了這樣的一個作用。另一個作用是歷史的記錄,對於研究深圳改革開放的歷史,積累最重要的原始材料。

  對我個人而言,我後來選擇成為一名作家,創作的所有原型都來自於我在深圳的這些體驗和生活,就等於深圳特區改革開放的故事是我創作的源泉。

  所以,我去年寫了《叉仔——深圳一起成長》這本書。他們問我叉仔的原型是誰?哪一個人?我説那個原型就是40年生活積累中所看到的深圳人。我希望讀者能夠了解深圳,了解深圳崛起的過程。

  祝福深圳特區生日快樂!!

  祝福所有的深圳人明天會更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