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深圳龍華街道深化“一社區一特色”品牌建設,打造基層治理新範式
2025-07-24 15:46:54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社區作為“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最後一公里”,2025年,龍華街道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堅持做精做細、多元創新,立足各社區自身資源稟賦發展需求,以特色項目為抓手,升級更新“一社區一特色”,探索形成了“數字築基、安全固本、文化鑄魂、協同破局”的治理新範式,為“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提供了生動實踐。

龍華街道深化“一社區一特色”品牌建設,打造基層治理新範式_fororder_社區

社區集市活動

  數字築基:智慧賦能社區治理

  在數字化浪潮下,多個社區積極探索科技賦能基層治理的新路徑,推動社區管理向智慧化、精細化轉型。

  三聯社區依託數字社區工作臺推出“定格雲圖”應用,集成安全生産、治安警情等8個板塊50余項數據,累計錄入信息1.2萬餘條,為精準決策提供支撐。同時,社區推出“親鄰微幫”雲上預約平臺,提供義診義剪、法律諮詢等服務156次,舉辦公益集市6場,惠及居民超4000人次。“微光小店”項目為居民提供手工藝品銷售渠道,累計售出260件,營收近5000元,既豐富了社區服務,又助力居民增收。

  油松社區則依託社區數字化平臺,推動跨部門業務協同,累計開發應用70個,其中19個入選區“百搭超市”創新應用榜,“新鄰護航”應用憑藉“反詐一封信”成功攔截電信詐騙8起。目前,居民對社區數字治理的知曉率超80%,智慧社區建設成效顯著。

  安全固本:築牢社區平安防線

  安全是社區治理的基石,各社區通過智慧監測、聯防聯控、標準化管理等手段,織密平安網絡,營造安心居住環境。

  和聯社區創新推行“十戶聯防”機制,通過商戶聯盟議事會、志願宣傳督導隊等形式,強化商戶自治共治。今年以來,社區簽訂食品安全任務清單13份,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清理6場,評選10家“模範單位”,相關經驗已在全區推廣,成為平安社區建設的典範。此外,龍園社區以轄區荔園新村、景樂新村北區為安全智慧用電系統試點,運用智慧電氣平臺實時監測安全隱患,打造安全社區。清華社區則打造先鋒物業服務品牌,推動物業行業服務和管理向“規範化、科學化、標準化”發展。

  文化鑄魂:激活社區精神內核

  文化是凝聚社區共識的重要紐帶,各社區通過志願服務、文化傳承、誠信建設等方式,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增強居民歸屬感。

  景龍社區整合11支志願隊伍200余人,建立“五色”志願服務聯盟,今年以來,聯盟化解糾紛20起,文明勸導900余人次,發放宣傳手冊2000余份,傳遞愛心物資2.7噸,惠及1400余人次。在志願者努力下,社區成功推動老舊小區電梯加裝、停車位改造等民生工程,並獲評龍華區“兒童友好城中村”。清湖社區則通過“親工好聲音”歌唱大賽、青工技能培訓等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松和社區建設“法治誠信文化街”,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培育社區文明新風,獲評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

  協同破局:構建多元共治生態

  各社區創新聯動機制,撬動社會資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向聯社區採用“協商共治+文化賦能”模式,改造2000平方米閒置“墩背小院”地塊,發動社會力量深度參與超1000平方米社區墻面彩繪,在小院開展活動10余場,吸引2000余人參加。華聯社區則聯動“家校社警”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活動;富康社區通過“青鳥棲息站”服務環富士康青工,舉辦技能訓練營系列活動;景新社區以“雙圈”共融激活鄰裡互助,打造“景新夜課”等品牌,開展“書記有約”議事會、鄰裡集市活動,構建親鄰社區治理體系。(文/圖 譚月恒 劉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