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烏魯木齊全力打造“中亞會展之都”
2017-08-10 17:36:27  |  來源:國際商報  |  編輯:徐佳航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烏魯木齊會展業帶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烏魯木齊提出目標,到2020年要把這座城市打造成“中亞會展之都”,推進會展要素和關聯産業的深度融合,打造面向中亞、輻射南亞和西亞的國際化會展平臺。這意味著,在未來三年多時間裏,新疆展會項目的國際化、信息化、品牌化、專業化和市場化進程會以飛速的步伐前進。

  8月7日,“中亞會展之都”發展論壇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ITE中國等機構的負責人齊聚烏魯木齊,分享新常態、新形式、新機遇下新疆會展業發展的方向、模式和路徑,從會展業“標準化”、産業角度分析新疆會展業的前景,提出促進新疆會展業市場化運作的建議。

  每年1千萬元資金扶持會展業發展

  在古準噶爾蒙古語裏,“烏魯木齊”是“優美的牧場”之意,昔日是古絲綢之路重要中轉之地,如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中的核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烏魯木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烏魯木齊市商務局(糧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駿這樣比喻。

  新疆與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8國接壤。新疆2013年提出建設“五大中心”,即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和金融中心,在中國西部開放大格局中,烏魯木齊作為首府城市是重要的門戶。隨著國家和19省市對口援疆的深入,烏魯木齊與中亞地區經貿、文化、科技等領域合作步伐加快。

  現如今,新疆已建成3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出口加工區、1個國家一類口岸和7個國家二類口岸,有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而這推動了烏魯木齊市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在促進産業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塑造城市品牌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

  烏魯木齊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最近公佈消息,下半年,烏魯木齊將加快城南經貿合作區申報自治區級園區工作,規劃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力爭9月掛牌。根據規劃,城南經貿合作區天山區區域內規劃跨境電子商務區、亞歐風情服貿區、郊野休閒度假區。

  早在2013年6月,烏魯木齊就出臺《關於加快烏魯木齊市會展業發展的意見》,政府每年設立不低於1000萬元的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一是用於補助承辦、引辦、創辦符合烏魯木齊市産業發展方向並取得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大型展會的會展企業和主辦機構,二是用於會展業發展的宣傳、人才培養,三是用於支持烏魯木齊市企業在境外、國內辦展和參展項目,四是用於品牌展會、企業獲得國際認定的獎勵,五是用於會展工作的表彰獎勵等支出。

  在稅收和融資擔保扶持政策方面,主辦(組織)會展或接受主辦方委託承辦會展業務的納稅企業,以收取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統一代理支付的場租費、展臺搭建費、廣告宣傳費、交通費、住宿費及其它相關費用後的餘額為營業額,按“服務業—代理業”科目徵收營業稅;對烏魯木齊市會展企業小額貸款擔保業務進行扶持,對提供的擔保費率在3%以下、50萬元以內的小額貸款擔保,給予1%的保費補貼;對提供擔保費率在3%以下的擔保業務所出現的代償損失,可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貼。

  張駿介紹,去年新疆共舉辦152個各級各類展覽會等項目,展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參觀人數達520萬人次。其中,烏魯木齊市舉辦展會132個,展覽面積110萬平方米,會展體量佔據新疆會展市場份額的91%以上。在這之中,僅新疆國際會展中心就承接包括中國—亞歐博覽會在內的各類展覽52場,展覽總面積達96萬平方米,佔烏魯木齊市會展體量的87%,佔新疆的79%。2011年至今,各類展覽活動的舉辦,對交通、運輸物流、酒店餐飲、廣告印刷、通訊、零售、旅遊等相關産業經濟拉動累計約120億元人民幣。

  烏魯木齊市鎖定到2020年建成“中亞會展之都”的目標:預計到2020年舉辦600項以上各類會展及其相關活動,其中全國性、國際性會議約225項,展覽會350項以上,重要賽事節慶活動25項;展覽總面積超過550萬平方米,其中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品牌展會25個;帶動相關産業收入近200億元;本地專業展覽機構20家,吸引國內專業會展機構4家,引進國際展會公司2家。

  “大咖”聚焦會展業標準化建設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説,去年全國共舉辦9800多場展會,展出面積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0%,展會數量增長超過5%,會展經濟直接收入達5300億元。他用16字來概括國內會展産業狀態:“體制增效、轉型升級、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烏魯木齊位列中國西部會展産業發展最快的城市中。

  年初,上海會展研究院編制併發布《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研究報告2016》新版會展藍皮書,上海位列第三、義烏位列第36位。該報告首次提出並運用會展指數綜合評價對世界會展城市進行綜合實力排名,根據會展服務業生産力三要素發展指數,即展館發展指數、展會發展指數、組展商發展指數,對世界會展城市開展統計分析。

  談及會展業標準化建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會長、國際展覽業協會名譽主席陳先進表示,標準化是我國會展業從大國走向強國的引領標杆,是會展業轉型升級的制度安排,是會展行業結構調整的技術支撐。“大而不強,大而不當。”他説,國內會展業與國際差距不在規模而在品質,要提高品質要有標杆,也就是標準,它決定等級,而等級代表水準。

  標準化建設是會展業供給側改革重要內容,國內對會展業有兩種相反的觀點;一是認為“供應不足”,表現為各地還在建場館、項目供應不足、政策對行業支持不足;另一種是認為“供應過剩”,表現為部分場館出租率不到25%、低水準展會過多且重復。“我認為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關鍵是供求關係不平衡,解決它,就要從標準化入手。”陳先進説。

  “會展産業規模越大,産業結構越高級,社會分工越細越專業化,從而導致與會展産業內部結構之間、會展産業與其他産業機構之間的聯繫越複雜。”陳先進説,標準化是産業政策的技術支撐,是産業結構的技術連接,未來標準化支撐有5個重點方向:“互聯網+展覽業”、産業鏈融合發展、資源配置及運行、品牌與誠信體系建設、行業管理支撐。

  他説,會展産業鏈有兩方面:一是配套服務,如策劃、設計、物流、搭建、租賃、餐飲等;二是相關服務,如交通、通信、金融、旅遊、廣告、印刷、住宿等。在優化場館佈局、提升服務品質方面,要做到既“好看”又“好用”,做好場館規劃選址、功能設計、規模定位、配套設施等,解決好“服務內容不全面、服務品質不穩定、使用規則不透明”的問題。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副會長陳濤強調要“創新”,無論是建設“中亞會展之都”亦或是“新疆會展之都”,都要以新疆為支點,對地方産業分析研究,確定哪些産業符合烏魯木齊、哪些符合中亞的。他認為,中國經濟狀態和會展業狀態極其想似,農業機械僅是配套零部件走出去遠遠不夠,建議政府制定創新性政策,如設立中亞創新研究基金等。

  對於如何促進新疆會展業市場化運作,中國城市會展協會聯盟副主席、大連市會議展覽行業協會會長陳幸也認為,一提到新疆總會與“絲路經濟、中亞關係、民族自治、地理環境”聯繫在一起,新疆會展業有“國家扶持、政府重視、區域優勢、業界努力”的特點,可與文化、旅遊融合,政府可從管理體制、目標規劃、政策保障、公共服務入手,加強會展業中外合作和人才培養,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作者 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