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貿試驗區自去年4月1日正式掛牌以來,緊緊圍繞建設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戰略定位,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現了良好開局,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今年2月底,河南自貿試驗區共吸引新入駐企業2.8萬家,註冊資本近3600億元,新註冊企業數約佔全省同期新增企業數的1/10。
在前不久于北京舉行的2018全國外資工作會上,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敬林透露,2017年,河南省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0家,同比增長7%;直接利用境外資金14.5億美元,同比增長73.8%,利用外資總量居全國第14位,增幅居全國第4位。相關數據顯示,河南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河南引進外資的重要支撐和重要平臺。從2017年4月1日掛牌至當年底,河南自貿區新入駐企業23623家,註冊資本3175.4億元。其中,外資企業139家,國內外500強企業137家。自貿區的設立帶動了河南省實際利用外資的大幅增長。據孫敬林透露,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017年實際吸收外資4.6億美元,增長12.3%。
定位獨特
與2017年4月掛牌的其他第三批設立的自貿試驗區相比,河南自貿區特點突出、定位獨特。河南省自貿辦主任、商務廳廳長焦錦淼在前不久于鄭州舉行的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物流金融洽談會上表示,河南自貿試驗區是國內唯一以交通物流為戰略特色的自貿試驗區,涉及現代物流、跨境電商、金融創新等多個方面。目前,河南正以打造多式聯運國際物流中心為目標,加快建設網絡聯通內外、運轉順暢高效、標準銜接協同、支撐保障有力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
孫敬林表示,河南正在按照“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産業、塑造大都市”總體規劃目標,著力打造引領中原經濟區建設,服務中國、聯通世界的開放高地。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開放龍頭作用逐步顯現,2017年實際吸收外資4.6億美元,增長12.3%。新引進項目涵蓋光電顯示、智慧終端、新能源汽車、金融租賃、IC設計及軟體開發、生物醫藥、冷鏈物流等多個領域。智慧手機出貨量接近3億部,佔全球的1/7,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迅速集聚。
大膽創新
據孫敬林介紹,河南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以來,大膽創新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2017年8月28日,河南省政府印發了《關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第一批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決定》,確定河南自貿試驗區實施第一批45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由各片區管委會負責實施,具有省級管理權限。
圍繞“兩體系、一樞紐”戰略定位,河南自貿試驗區進行了多項探索,推進相關制度創新。在社會各界呼聲極高的“證照分離”上,河南自貿試驗區相繼推出“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新模式,並且率先在試驗區全面進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從開封片區起步的“三十五證合一”在全國推廣。
河南自貿試驗區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在河南自貿試驗區160項改革任務中,“投資項目承諾制”“多證合一”“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等53項任務已基本完成,“事中事後監管”“多式聯運”等102項任務正在積極推進並取得明顯成效。
孫敬林還透露,未來,河南將圍繞提升産業發展品質效益,進一步擴大開放,突出招商引資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加快建設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産業集聚、交通物流通達、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準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引領內陸經濟轉型發展,推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作者 付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