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金融合作已成為中瑞務實合作的亮點

2019-09-09 14:39:5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陳晨   責編:韓東林

  國際在線消息:作為世界五大金融中心的瑞士,一直與中國有著廣闊的金融合作空間,成為中瑞務實合作的一個亮點。 瑞士成為中國在歐洲第6大貿易夥伴國,中國是瑞士全球第3大貿易夥伴國。兩國不僅有著高水準的經貿往來同時在金融領域也有著廣泛的合作。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數據顯示,1998年1月“中瑞合作基金”正式成立,旨在為中瑞中小企業間的合資項目和其他形式的合作提供融資支持。2003年5月,中國證監會與瑞聯邦銀行委員會簽署了《證券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瑞士共有6家銀行(瑞士銀行有限公司、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瑞士蘇黎世州銀行、歐洲金融銀行集團瑞士有限公司、匯豐私人銀行(瑞士)有限公司、瑞士銀行盈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3家保險公司(豐泰保險公司、蘇黎世保險公司和瑞士再保險公司)在中國共設立了8家代表處和5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其中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和豐泰保險公司已分別在上海開設分行。2013年5月,兩國簽署《中國人民銀行與瑞士聯邦財政部金融對話諒解備忘錄》,宣佈建立中瑞金融對話機制。2014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與瑞士國家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210億瑞士法郎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5年1月,中瑞雙方簽署《中國人民銀行與瑞士國家銀行合作備忘錄》。10月,中國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獲得瑞方頒發的營業執照並被人民銀行授權擔任瑞士人民幣業務清算行。11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與瑞郎直接交易,瑞郎成為第7個可直接與人民幣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2016年1月,建行蘇黎世分行正式掛牌營業。2017年,中瑞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工商銀行蘇黎世分行也已取得在瑞銀行牌照並於2018年6月開業。

  今年4月份,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會見並接待了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瑞士聯邦主席于利·毛雷爾及隨行金融和經濟代表團成員,共同參加中瑞“一帶一路”創新金融産品發佈儀式,隆重推出建設銀行與馮托貝爾銀行共同研發的瑞士市場首個“一帶一路”主題的權益類票據金融産品。該産品的發佈為中瑞兩國在金融領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助力“一帶一路” 建設,促進了中瑞兩國今後在金融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在今年4月份,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駐瑞士大使耿文兵表示,瑞士是“一帶一路”建設參與方,也是受益者,“從(瑞士)聯邦政府來講,對‘一帶一路’合作是積極的,認為‘一帶一路’合作對雙邊關係的促進、對瑞士的經濟發展、對瑞士企業擴大國際市場佔有份額,都有巨大的(促進)潛力。所以在(瑞士)外交部設立了一個‘一帶一路’聯絡辦公室,金融界也在銀行家協會成立了‘一帶一路’聯絡辦公室。企業就更加積極了,瑞士一大批企業實際上已經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瑞士已經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中受益。瑞士是參與方,也是受益方。”

  許多瑞士企業都與中國展開了“一帶一路”合作。比如中國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與瑞士馮托貝爾銀行共同開發了“一帶一路”創新金融産品,即將在歐洲金融市場發行;世界500強中唯一的人力資源公司、瑞士德科集團在中國西安建立了分公司,以“立足西安,面向西北,放眼‘一帶一路’”為戰略,致力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合作。瑞士公眾和科研學術機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度也在日益提高。瑞士經濟協會、瑞士西北應用科技大學等民間協會和學術機構多次舉辦“一帶一路”主題研討活動。

  耿大使表示,瑞士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之一,對於發展兩國友好關係,高層有共識,經濟界有需求,民間也是歡迎的。而隨著兩國“一帶一路”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必將開闢出中瑞合作的新天地。他説:“兩國在‘一帶一路’合作上呈現出寬領域、多層次和雙多邊的合作態勢。領域比較寬,機電、道路建設、製造業、醫療等瑞士比較優先的行業,我們都歡迎(合作);多層次,有政府層次、企業層次、金融層次(等等);雙多邊,既有雙邊的合作,我們也願意與瑞士開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多邊合作。‘一帶一路’對中瑞關係來講,已經成為一個重點領域、重要的話題、中瑞創新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內涵,也是中瑞兩國的重要共同點”。(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國際在線新聞)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