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濛濛亮。頭盔一戴,油門一擰,福建武平縣中堡鎮梧地村象洞雞養殖戶連桂興騎上摩托車,馱著飼料就進山了。半山腰處,一間雞舍藏于林木間。撒一把玉米粒,引得成群冠紅羽黃的象洞雞從四面八方跑來。
“象洞雞是武平縣傳統特色品種,因散養在深山,肉質緊實、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廣受喜愛。”連桂興介紹,當地村民多有養殖象洞雞的傳統,但規模一直不大。
2003年,在外地養雞場務工多年的連桂興決心回村裏養雞,帶動村民一起致富。不過,培育象洞雞特色産業,育種是必須攻克的難題。
“此前的象洞雞生長速度慢、殘次率不低。”現任武平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站站長的劉春盛,當時正在琢磨象洞雞的選種選育工作。聽説連桂興想發展象洞雞産業,劉春盛主動上門,雙方一拍即合,合作展開育種工作。
山下不遠處的幾間廠房,為連桂興2006年所建,也是武平縣第一家象洞雞雞苗孵化基地。劉春盛是這裡的常客,差不多每隔10天,就要到這裡一次,記錄數據、選種選育。
10多年裏,連桂興把養殖肉雞賺的錢不斷投進雞苗選育。通過不懈努力,選育出的象洞雞殘次率從5%降到2%,生長速度也有了明顯提升。
有了優質穩定的雞苗,連桂興構想的産業鏈條逐漸清晰。“我們孵化好雞苗,賣給農戶。由他們放到山林裏散養,同時制定養殖標準,開展技術指導。長成後,肉雞經我們統一回收,對接銷路。”連桂興説。
“2021年凈收益10萬元,這次打算再進苗2500羽,擴大規模。”梧地村脫貧戶連仲城來連桂興的育苗廠補貨。
如今,連桂興每年生産雞苗120萬羽,出欄肉雞12萬羽。充足的雞苗供應,輻射帶動周邊村鎮近600戶養殖戶加入象洞雞規模化養殖,其中200多戶是像連仲城一樣的脫貧戶。
1月21日,武平縣工業園區內,一座嶄新的加工廠剛剛落成。還沒走進廠房,機器的轟鳴聲便已傳來。屠宰、冷凍、包裝……一箱箱包裝好的象洞雞整齊碼放,快遞車早已等候在工廠門口,隨時準備裝箱發車。
“今天賣了1000隻,都是客人訂購的年貨。前陣子,我們在福州進行年貨展銷,賣得真是不錯!”連桂興將箱子裝上車,“走冷鏈配送,快的話第二天就能到達北京。”
近年來,武平將象洞雞産業作為全縣重點項目予以扶持推動,重點推進冷鏈物流與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建設。“如今,武平縣已建成規模化象洞雞養殖場226個,年供苗能力超700萬羽,産值超7億元,帶動象洞雞養殖戶致富超萬人,初步形成從保種、育苗、養殖到屠宰、加工、銷售的象洞雞養殖産業鏈。”武平縣委書記張麗華説,“下一步,武平將積極推進品牌建設,讓特色産業成為帶動全縣共同富裕的金字招牌。”
這兩天,連桂興還有好消息,加工廠裏的精加工車間投入試運營,“我們瞄準青年消費者群體推出幹蒸雞、雞湯罐頭、鹽焗雞等新品,期待開拓一片新市場。”(人民日報記者 王崟欣 施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