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中國與非洲國家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農業合作被列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等重要內容。當前,受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突、農業基礎薄弱和生産率低下等因素的影響,非洲國家仍然有約8億人面臨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深化中非農業合作、促進中國農業技術在非洲重要農業産業的平行轉移是助力非洲國家實現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展路徑。
2022年,在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支持下,南京農業大學開始在肯尼亞大力實施“通過番茄價值鏈中的創新園藝解決方案賦能農村青年”項目,落實中非合作論壇提出的“減貧惠民”“能力建設”“産業促進”等目標,助力非洲農業發展。
番茄是非洲各國廣泛食用的蔬菜之一。在肯尼亞,番茄是第二大蔬菜,2023年,種植面積達到29萬公頃,産量超過68萬噸。近年來,受制于連作重茬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該國番茄生産遭受青枯病、潛葉蛾等病蟲害威脅,嚴重減産,部分地區甚至絕收。
中國成熟的嫁接技術為解決肯尼亞番茄病蟲害提供了方案。嫁接技術是一種通過將兩株植物組合起來生長為一個整體的方法,從而達到提高産量和品質的目的。該技術在中國是常用的技術手段,廣泛用於瓜果蔬菜和果樹中。番茄嫁接技術分為接穗和砧木兩部分。接穗是從番茄苗上切下的帶葉短枝,再接到砧木上生長成為枝條和果實。砧木即育苗,經過特殊處理的番茄苗具有較強的抗病和生長能力,實現提高嫁接後番茄産量和品質的目的。
依託南京農業大學和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合建的農業特色孔子學院、“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和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範村等平臺,雙方于2022年獲得了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支持,通過引入中國的番茄嫁接技術,在肯尼亞納庫魯郡馬坦基·提薩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範村進行技術培訓、示範與推廣。示範種植情況表明,嫁接的苗具有很好的抗性,未遭受高發青枯病的影響。專家預測,該技術能夠將青枯病發病率從90%降低到10%以下,産量由近乎絕收提高到畝産5000-6000公斤。今年6月,嫁接技術被推廣至其他10個農戶4000平方米大棚種植。
中國農業嫁接技術在肯尼亞番茄産業成功落地得益於多方面因素。
一是較為成熟的南南合作框架下農業技術轉移、人員培訓、技術示範推廣模式。按照此模式,中國農業專家給肯尼亞帶去本國優良的農業技術、管理經驗及産業發展模式,助力肯尼亞減貧惠農。
二是雙方堅實的合作關係和組織保障提升了項目運轉效率。南京農業大學和埃格頓大學的合作始於1994年中肯政府間的高教合作計劃。30年來,雙方已構建了從“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到農業産業園區、減貧示範村的較為完整的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科研合作體系。2013年成立的農業特色孔子學院成為推進雙方農業合作的橋梁與催化劑。
三是基於需求滿足和問題解決的技術轉移保證了技術的成功落地。肯尼亞番茄種植受困病害侵擾多年,嚴重影響當地的番茄生産和供應,專家學者以及農技人員、農民都迫切希望問題的解決,積極參與嫁接技術推廣示範活動。
中非農業科技合作是助力非洲農業轉型發展、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路徑。將來一定時期內,在提升非洲國家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方面,仍然需要創新中非農業科技合作機制與舉措。
加強育種與栽培技術合作,提升産業發展韌性。氣候變化和傳統種植方式在相當長時間內仍制約非洲農作物生産,對作物育種和栽培技術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中非農業合作需要圍繞國家對非合作戰略與非洲國家重點農業産業發展需求,加大分子育種與先進的栽培技術向非洲轉移,提升當地産業發展韌性。
強化貯藏保鮮技術合作,提升産業價值增值。吸引中國企業在非洲注資合作,建立配套的貯藏設施和冷鏈物流體系,並派遣技術人員對當地員工進行培訓,帶動當地農産品加工及冷鏈物流發展,降低産後損失,提升産業附加值。
洞察消費需求,完善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對非洲本土消費群體與市場研究,多渠道創新行銷方式,線上線下結合形成新零售渠道,推動傳統行銷和現代行銷融合發展。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行銷平臺,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就業機會。
加強人才培養,為産業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在中非國家多雙邊政府合作機制下,依託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和技術示範推廣等合作平臺,繼續深化多層次的對非農業人才培養計劃,尤其要圍繞非洲産業發展與重點農業産業鏈的技術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能力提升計劃,提升人才培養品質。
(韓紀琴為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玉濤為南京農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