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廣闊的海域中,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這個由超過17000個島嶼構成的國家,以其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而聞名。二十多年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電建)宛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吹入這片土地,為印尼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強大的能源建設力量,使兩國在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並進,為兩國之間的友誼和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空中俯瞰爪哇島西部的印尼奇拉塔水庫,13個光伏陣列排布在水面上熠熠生輝,成為了這個群島國家的一道獨特風景,這便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承建的印尼國家級重要戰略項目——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
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
近年來,印尼政府致力於推動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綠色能源、保護生態環境,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是印尼首個、東南亞最大漂浮光伏項目,也是世界在建最深的漂浮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對印尼乃至東南亞清潔能源發展發揮出重要示範引領作用。
生態環境乃無價之寶,一旦受損難以復原。中國電建深刻領悟此真諦,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恰似一座綠色燈塔,在印尼的水域中加速“追光”進程。該項目是中國電建投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又一生動案例,中國電建通過不斷創新技術和提升項目品質,正助力印尼穩步邁向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合作,締造綠色標杆工程的過程中,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伏”光躍金 ——共建漂浮光伏 豎綠色能源標杆
印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各島遍佈湖泊,且因地處赤道附近,太陽能資源豐富,具備漂浮光伏項目開發的先天優勢。
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是印尼國家級重點戰略方針項目。該項目由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和阿聯酋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公司合資開發,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總裝機容量192兆瓦,于2023年11月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
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並網發電儀式現場
印尼總統佐科出席並網發電儀式時稱,“印尼擁有大型新能源發電項目的夢想終於實現,印尼將繼續挖掘各種可再生能源潛力,以支持未來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對助力印尼實現2060年凈零排放和全球清潔能源治理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電建印尼國別代表過曉丹表示,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是印尼首個、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漂浮光伏項目,是印尼國家級重點戰略項目。項目的順利實施及並網發電,為印尼實現能源轉型注入了信心。
目前,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發電量佔印尼新能源發電量的25%。項目年發電量達30萬兆瓦時,可為約5萬戶家庭提供清潔電力。經初步統計,項目每年將為印尼節約標煤11.7萬噸,每年分別減少二氧化碳、煤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21.4萬噸、8.2萬噸、9000噸和4500噸。
“繼印尼第一條高鐵——雅萬高鐵後,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成為印尼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又一標誌性項目。”印尼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維羅妮卡表示,與中國開展合作將進一步提高印尼在綠色能源領域的整體技術和管理能力,“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的成功運營,再次彰顯了印尼和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成就與潛力。展望未來,隨著兩國關係的不斷深化,印尼與中國將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框架下,持續推進更深層次的合作,實現更廣泛的互利共贏,共同書寫區域合作與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以智取勝 ——無創新不發展 攻堅克難有真功
據了解,漂浮光伏是通過浮體結構和錨固系統建設在水面上的光伏電站。與建在地面的普通光伏電站相比,漂浮光伏不佔用土地資源,可在湖泊、水庫、魚塘等上面建設。因水面開闊,太陽能照射面積均勻且光照時間長,有利於提高發電量和節約運維費用;將太陽能電池板覆蓋在水面上,可減少水面蒸發量,抑制藻類繁殖。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各島遍佈大量湖泊,光照資源豐富,開發漂浮光伏項目具有先天優勢。同時,大多數湖泊已建有水電設施及配套輸電線路,新開發的漂浮光伏項目能夠非常便利地接入現有輸電網絡。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水面部分共有13個光伏陣列。每個陣列約430米長、230米寬,包含48個子陣列,由超過2.8萬片光伏板組成。據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副總工程師王少峰介紹,這是電建首次承建如此大規模、高難度的漂浮光伏項目,從設計到建設過程遇到了不少難題,“不怕,我們有辦法!”
超過2.8萬片光伏板組成的光伏陣列
水下地形複雜是首要困難。該項目水底地形複雜、坡度陡峭,百米水深給地勘、錨固系統的設計施工都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了保證錨固系統的穩定性,中國電建項目團隊通過詳細的地質勘探,在準確評估錨固系統受力情況的基礎上,創新錨固系統設計方案,採用了金屬剪力鍵和混凝土錨塊組合的設計,在保證高、低水位情況下,方陣的漂移距離均能滿足設計要求,順利完成了錨固系統施工。
水面風速高則是另一挑戰。高風速對漂浮光伏系統會産生較大衝擊力,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現場經理唐粒鈞表示,為攻克這一難關,項目團隊通過風洞試驗和數值模擬,優化了光伏板的排列和結構設計,確保其能夠在高風速條件下保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項目現場施工安裝期間,作業船上採用的先進超短基線水下定位技術,準確測量錨塊的水下位置和角度,利用先進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水下設備,在複雜的水下環境中實現了高精度的定位和測量,無需機器人或潛水員進行水下操作,在船上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結束後,項目進入運維期,作業船和測量設備撤走後,一旦需要了解水下情況,還可以派出水下機器人探查水底情況,確保運維期的安全。
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通過引入新質生産力,注重管理運營,遵循國際標準和最佳實踐,確保了項目的長期可持續運營,並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能力。這不僅為印尼的電力需求提供了可靠支持,也由此展現了中國電建在水電、光伏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攻關能力。
通過創新效率,中國電建向當地成功輸出了中國綠色建設方案,體現了新質生産力在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積厚流光——強交流通民心 社會責任有擔當
在光伏陣列的一側,有一處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島”,高壓設備安置於此,在“小島”上檢視設備成為了每週工作常態,環網櫃、逆變器、箱式變電站……都需要逐一檢查,保證項目安全平穩運行。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自建設初始,中國電建就堅持進行屬地化管理,為“一帶一路”共同發展積蓄更多人才力量,積極組織培訓班,當地已有約1000名工作人員經過培訓成為了合格的水面作業人員。
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升壓站
在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電建為當地直接或間接提供了近8000個工作崗位,並對其進行了多種技能培訓,包括水面安裝、機電安裝、錨固施工、測試調試等。項目建設完工後,當地居民仍然可以憑藉所學技能,繼續從事運維工作或去其他項目工作,為當地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項目部組織豐富的技術培訓活動
另一方面,中國電建還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充分履行企業國際社會責任,從知識普及,技能傳授,大學生實習人才儲備,到為當地捐贈物資,深入參與當地社會文化活動,這些積極融入當地的舉動,傳遞出溫暖與感動,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認同,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中國電建印尼國別代表過曉丹向記者列舉了項目部做的一些工作,包括給當地學校講解新能源知識,提升大家對新能源的認知;作為EPC與PJB合作幫助周邊村莊修繕道路;在宰牲節等節日期間為周圍村民送牛羊肉;給當地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提升新能源領域技術能力,為印尼新能源發展儲備人才;經常組織足球、羽毛球等比賽活動,增進與本地居民和各利益相關方的情感聯接。
宰牲節慶祝
組織文體比賽
幫助當地修繕道路
在項目部實習過的大學生尤加對此感觸頗深,“我學習到了很多漂浮光伏項目相關的知識、積累了完整的本地化,包括本地化認證、證書辦理、當地社會關係處理等經驗。在處理一些公司裏面的文件時或者和公司內行政人員需要交流時,由於語言障礙,會出現辦事效率低下的情況,這時一般中方夥伴會幫助我們交流,推動辦事效率,中方夥伴也很尊重我們的想法,並善於讓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我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
對尤加的尊重如一道光,折射出的是中國電建人的高度使命感,通過實際行動,中國電建正不斷增進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服務當地發展,在這條光織就的大道上,攜手印尼,步履強勁!
追逐光、相信光、成為光。中國電建的“追光者”們不畏風雨,無懼挑戰,堅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中國電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項目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帶來了全球合作效應,通過踐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責任,中國電建正在成為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新質生産力的注入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項目帶來了新的動力。中國電建多年來深度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成投運。中國電建堅持綠色發展與履行責任相結合,積極推動文化融合和社區參與,實現與運營地共建共享、互惠互利。通過新質生産力的創新驅動和高效運營,為所在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經濟快速發展貢獻出電建力量,助推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行穩致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