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頂好水果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采收榴蓮。記者 宦翔 攝
中國能建江蘇院總承包的馬來西亞沙撈越州50兆瓦漂浮光伏電站。中國能建江蘇院 供圖
中國和馬來西亞同為亞太重要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是千年結好的鄰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贏的夥伴。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馬關係保持高水準發展,高層交往互動頻密,政治互信持續鞏固,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異彩紛呈,多邊協作密切有效,樹立了鄰國間相互理解、合作共贏的典範。
一顆榴蓮 讓雙方嘗到合作的甜頭
柔佛州是馬來西亞榴蓮的主要産區之一。在馬來西亞頂好水果有限公司的榴蓮種植園內,高大的榴蓮樹枝葉繁茂,一顆顆拳頭大小的榴蓮懸挂在枝頭。樹下撐起巨大的網兜,等待接收成熟掉落的果實。
今年頂好公司攜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監測榴蓮的生長態勢。在辦公室裏,公司研究與運營部主任陳學怡向記者展示電腦上的內容:一張長長的表格詳細記錄著農場內所有榴蓮樹的生長情況。點開圖片,樹上綻放的花朵數量、結出的果實數量都清晰可見。“我們定期向系統提交榴蓮樹生長情況的照片,系統便會進行智慧檢測與數據分析。這有助於我們更精準地進行統計、預測,提升工作效率。”陳學怡説。
在工廠車間,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揀、清洗、稱重、打包封箱。這批貓山王榴蓮當晚將運往中國深圳。“公司開展榴蓮對華出口業務已有20餘年,如今愈發有‘搶時間’的緊迫感。”頂好公司負責人陳書義表示,“自去年8月起,馬來西亞的鮮食榴蓮成功輸華,公司訂單大幅增加。現在,鮮食榴蓮最快在採摘後的第二天就能送達中國消費者手中。”
一顆榴蓮,讓中馬雙方都嘗到了合作的甜頭。近年來,中馬經貿合作規模迅速擴大。2024年,中馬雙邊貿易額達212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連續16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且連續多年是馬來西亞主要投資來源國。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中馬對彼此的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容量以及持續優化升級的市場環境,為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各國帶來更多機遇與紅利。馬來西亞方面積極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白咖啡、山竹、燕窩、棕櫚油等特色産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中國的洛川蘋果、庫爾勒香梨、伽師新梅等水果也擺上了馬來西亞民眾的餐桌。
“馬來西亞和中國合作實現了雙贏。”馬來西亞經濟部長拉菲齊·拉姆利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持續加大投資、拓展業務,在創造收益的同時,也為馬來西亞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如今,馬中兩國迎來了以合作推動共同發展的絕佳時機。”
一輛汽車 展現新興領域合作潛力
在馬來西亞寶騰汽車位於吉隆坡的3S店門口,一輛深灰色的流線型新能源汽車吸引了眾多顧客試駕。“動力強勁”“科技感十足”“內飾很棒”……顧客們紛紛給出滿意評價。由中國吉利汽車與寶騰汽車聯合研發的這款車型,是馬來西亞首款國産新能源汽車,現已成為馬來西亞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之一。
寶騰汽車一度連年虧損。2017年,吉利與寶騰簽訂合作協議,將智慧網聯繫統等先進技術引入馬來西亞汽車製造業,並建立了本土組裝線。雙方在技術、産品、製造、採購等全産業鏈實現深度融合,寶騰連續6年在馬來西亞市場銷量和市場佔有率方面穩居第二,作為馬來西亞國民品牌的寶騰汽車煥發新生。
如今,雙方正攜手打造馬來西亞丹戎馬林汽車高科技谷,這裡將成為東盟新能源汽車和先進技術的研發製造中心。“吉利與寶騰的合作帶來飛躍式提升。”寶騰汽車母公司多元重工集團董事總經理賽·法依沙表示。
從雪蘭莪州1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電站、沙撈越州50兆瓦漂浮光伏電站相繼並網發電,到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中國企業助力當地光伏全産業鏈發展,再到特來電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製造和運營商與當地夥伴合力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中國與馬來西亞在新能源領域合作成果斐然,有力推動馬來西亞能源轉型。
華為、中興等企業與當地公司深度合作,為馬來西亞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通信網絡服務;萬國數據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園區助力當地數字基礎設施及算力水準提升……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認為,馬中在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潛力巨大,希望兩國加強相關政策協同和産業對接,讓科技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綠色能源、電動汽車、數字技術等新興領域為雙方拓展合作提供新動力。這些合作將助力馬來西亞提高生産力,促進技術轉移,推動人才升級,實現高品質發展,為馬來西亞的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馬來西亞—中國友好協會會長馬吉德表示。
一所分校 彰顯人文交流持續深化
中午12時,清脆的下課鈴聲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響起。剛下課的中國—東盟海洋學院副教授葉瑞強回到辦公室,顧不上休息便打開手機,與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劉濤探討起大型藻類研究的最新進展。
葉瑞強是馬來西亞華裔,2016年入職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從事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24年,廈門大學開放了雙向科研項目。在劉濤的邀請下,兩人帶領各自團隊聯合申請項目,開展大型藻類研究。海藻是提取卡拉膠的主要原料,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用品、化粧品等生産領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不同海域的海藻品質存在差異。我們期望通過聯合調研,找到物美價廉、可轉化推廣的大型海藻。”葉瑞強説。
據介紹,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與廈門大學總部及馬來西亞本地大學的跨國科研合作平臺的幫助下,項目進展順利。馬方團隊記錄了馬來西亞主要海域大型海藻的分佈情況,中方團隊已完成有關裙帶菜的基礎研究,並將相關研究成果轉化應用,預計聯合項目將於明年初完成。葉瑞強表示:“我們與合作夥伴保持密切溝通,共享信息和經驗,聯合開展培訓,極大加快了項目推進速度。”
作為中國大學在馬來西亞設立的第一所分校,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是中馬兩國教育合作的旗艦項目。學校于2016年2月正式開始招生辦學,近10年間已培養6000余名畢業生,目前有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生9100余人。“得益於中馬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兩國關係的持續深化,學校實現了快速發展。我們致力於建設成為教學與科研一流、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性大學,為促進中馬友好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校長王瑞芳説。
教育領域合作是中馬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兩國在職業教育領域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馬來西亞鐵路現代工匠學院根據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發展需求,開發了多個專業課程標準、技能培訓標準等,為當地培養鐵路專業人才;中國—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現代工匠學院通過開展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技能培訓和技術諮詢等,滿足數字技術、電子信息以及製造業等領域的人才需求……中馬産教國際合作中心理事會主席、國會議員曼茲裏表示,馬來西亞願加強與中國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馬來西亞作為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期待借助東盟合作平臺,將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經驗推廣至馬來西亞以及東盟其他國家。
中馬人員往來日益頻繁,民眾友誼不斷加深。據中方統計,2024年,在互免簽證政策推動下,赴馬中國遊客達到約380萬人次,較2023年的166萬增加了一倍多;每週往返兩國的航班超過500架次。中國也是馬來西亞民眾青睞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陸兆福表示,免簽政策讓馬來西亞民眾赴華更加便捷,促進了兩國民心相通。(記者 管克江 宦翔 戴楷然 褚 君 記者劉慧 李欣怡參與采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