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政策“及時雨” 十六條舉措助力中國創新藥加速跑
2025-07-02 09:20:27來源:新華網責編:田蜜

  一粒創新藥,從實驗室到病床前,正在加速跑——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累計納入149種創新藥;2024年新納入醫保目錄藥品中,超30%為當年獲批新藥;約80%創新藥上市後兩年內能納入醫保……

  7月1日,我國再次為創新藥發展帶來政策“及時雨”——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十六條舉措將為創新藥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政策“及時雨” 十六條舉措助力中國創新藥加速跑

瀋陽一家藥企研發人員在進行樣品處理。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支持研發,鼓勵醫藥企業“真創新”——

  近年來,我國創新藥熱潮涌現。2024年一類創新藥獲批數量達48種,是2018年的5倍以上。從治療組織細胞腫瘤的蘆沃美替尼片,到國産減重藥瑪仕度肽注射液……今年僅上半年,一類創新藥獲批數量就已接近40種。

  但同時,一些領域創新藥存在同質化、臨床價值不夠突出等問題。

  對此,新措施亮出妙招:用醫保數據為新藥研發“導航”。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進行疾病譜、臨床用藥需求等數據歸集和分析,探索為創新藥研發提供醫保數據服務。

  “這有助於支持醫藥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合理確定研發方向、佈局研發管線,走差異化創新之路。”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説。

  此外,聚焦重大傳染病、兒童用藥、罕見病等重點領域,措施明確將組織實施創新藥物研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讓創新藥研發有的放矢。

  多元支付,讓更多老百姓用得起——

  創新藥發揮價值,關鍵在於老百姓買得起、用得上。措施特別指出,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鼓勵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等將創新藥納入保障範圍,推動企業和個人通過慈善捐贈等方式,支持困難群眾使用創新藥。

  截至2025年5月,醫保基金對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累計支付4100億元,帶動相關藥品銷售超6000億元。這一強勁的支付支撐,既為百姓看病用藥提供有力保障,又為創新藥企業持續發展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我國商業健康保險市場也快速增長,2024年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9773億元,同比增長8.2%,基本接近居民醫保總體籌資水準。

  但與居民醫保超過95%的資金使用率相比,商業健康保險在保障水準和保障效率上仍有開發空間。這也為更多老百姓用得起創新藥提供了新方案。

  “我們將以建立商保創新藥目錄為切入點,支持商業健康保險在保障能力上與基本醫保進一步銜接和協同,做好保障合力。”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説。

  加速進院,讓老百姓用得上——

  打通創新藥從上市到進院的“最後一公里”,事關患者的用藥可及性。措施要求,推動創新藥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

  “我們鼓勵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及時召開藥事會,根據臨床需求和患者需要,對藥品配備進行完善。”王國棟説,醫療機構不得以用藥目錄數量、藥佔比等為由影響創新藥配備使用,醫保目錄內談判藥品和商保創新藥目錄內藥品可不受“一品兩規”限制。

  當前,我國正在開展醫保支付DRG/DIP改革。王國棟説:“對合理使用醫保目錄內創新藥的病例,不適合按病種標準支付的,支持醫療機構自主申報特例單議。”

  據介紹,在服務國內的同時,中國創新藥也在不斷走出去。2024年,中國藥企完成海外授權交易超90筆,總金額超500億美元。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王小寧説,我們創新建立了跨境購藥便捷服務通道,接下來還將支持更多有條件的地區發揮區位優勢,搭建創新藥交易平臺。

  創新藥,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政策支持、科技賦能、多方合力,正讓醫藥發展更契合百姓需求,讓健康中國更有科技底氣。(新華社記者徐鵬航 彭韻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