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津巴布韋中馬紹納蘭省的中國—津巴布韋農業合作示範村,中方農業專家(右)指導當地村民。塔法拉攝(新華社發)
日前,多位津巴布韋媒體人士在津首都哈拉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高品質發展經驗對努力探求自主發展道路的非洲國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今年6月,多位津媒體人士赴中國湖南省參加了為期兩周的“津巴布韋媒體人士研修班”。在此期間,他們不僅與來自湖南省媒體和高校等的專家學習交流前沿傳媒知識與技術,還走進在長沙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近距離感受中非合作的脈動。
津巴布韋國家廣播公司廣播新聞部經理喬納森·馬雷爾瓦説,他曾于2013年首次到訪長沙,時隔10餘年後再次來到這座城市讓他感受到“巨大變化”。
“長沙的建築、道路網絡等城市基礎設施的變化令人震撼,我已經找不到10年前住過的地方了。”他説,從完備的基礎設施到蓬勃發展的高科技産業,長沙的變化之快讓他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
馬雷爾瓦認為,中國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模式對當前謀求自主發展道路的非洲國家頗具啟示意義,中國人民在經濟發展建設中展現出的高效和奮鬥精神也值得非洲國家學習。
“我們常説,中國是津巴布韋全天候的夥伴,事實的確如此。從發電站到公路,從大壩到醫院,中國令津巴布韋受益匪淺。”他説,全球南方國家正在從中國高品質發展成果中獲益。
津巴布韋《記事報》主編勞森·馬貝納對記者説,此行令他深切感受到中國高品質發展是以人民幸福安康為追求的,非洲國家應借鑒中國發展經驗,推動經濟良性發展進而增進人民福祉。
馬貝納説,在本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他切實感受到非中在經貿領域合作的光明前景。中國不僅進一步向包括津巴布韋在內的非洲國家打開市場,更樂意向非洲國家分享先進技術和發展經驗,雙方欣欣向榮的經貿合作必將加速非洲大陸的工業化進程。
提及剛剛在北京落幕的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馬貝納説,以平等包容的對話代替對抗與衝突是非洲和中國的共同願望,在當前地區衝突頻發的背景下,非中團結合作的意義更為凸顯。
津巴布韋泛非通訊社總編輯蘭加里拉伊·紹科表示,多年來,非洲大陸持續從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成果中獲益。“當前,非洲正快速向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中描述的願景邁進,中國的發展模式與有益經驗將為非洲實現這一目標提供重要助力”。
(據新華社電 記者許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