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各地頻推“補貼券”精準滴灌數創企業
2025-09-30 09:53:33來源:證券日報責編:楊蕓菲

  9月29日下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舉行9月份新聞發佈會時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多措並舉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深度參與“人工智能+”行動。其中,在資金上,持續在算力等領域發放“人工智能券”,為企業使用算力服務提供補貼,支持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力度。

  而在9月26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鼓勵有條件地區探索發放‘數據券’‘演算法券’”,旨在切實降低企業在數據治理與數據應用過程中的成本,為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發展賦能。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教育與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區塊鏈與數據要素專委會主任陳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數據券”“演算法券”等創新補貼工具能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抓手,核心在於實現降成本與促流通雙重價值,並帶動産業生態優化。從降成本看,其通過精準財政補貼,減輕企業數據採購、演算法研發等資金壓力,有助於中小微企業突破數字化投入門檻,讓更多企業主體參與創新;從促流通看,通過“補貼券”搭建資源對接紐帶,引導龍頭企業開放數據與技術,不僅能推動數據要素在産業鏈高效流動,緩解流通不暢、資源失衡問題,還能加速形成“龍頭引領、中小協同”的數字産業生態,為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當下,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據已成為關鍵生産要素,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發揮其乘數效應,對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至關重要。

  為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落地見效,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近年來我國在政策工具創新層面持續發力,各類“補貼券”(含數據券、演算法券、算力券、語料券、訓力券、數據要素券等一系列針對性補貼工具)先後涌現,為數字技術創新與産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補貼券”政策已在全國多地密集落地並呈現品類多元、精準滴灌的特徵。其中,“算力券”成為普及度最高的補貼工具,成都、青島等十余城陸續推出,覆蓋企業算力租賃、模型訓練等需求;深圳等地則聚焦大模型發展核心痛點,推出“算力語料券”,為企業採購高品質數據、降低智慧算力使用成本提供支撐;“數據券”與“模型券”等特色工具同步發力,例如,蕪湖通過“數據券+算力券”雙政策組合,以千萬元級資金撬動數據産品採購與算力資源利用;東莞專項推出“模型券”補貼企業API調用成本等。

  覓峯集團總經理、企連結首席架構師徐曉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補貼券”的本質是將財政資金轉化為“可計價、可流通、可核銷”的標準化結算憑證。這種創新把補貼從事後報銷改成事前抵扣,企業採購數據、算力時可直接衝抵成本,能即時降低數字要素投入邊際成本,激發潛在需求。更關鍵的是,它構建了“政府補一點、平臺讓一點、企業掏一點”的三方協同機制。當企業參與數據交易、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提升,市場訂單增長後,數據、算力等要素的真實交易價格會更精準,最終助力提升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

  對於“補貼券”工具的未來發展趨勢,陳曉華表示,除“補貼券”現有工具外,可從四個維度探索創新方向:一是推出“數據資産質押貸”風險補償工具,聯合金融機構設立準備金,為企業數據資産質押貸款提供利息補貼或壞賬補償,緩解融資壓力;二是發行“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定向券,支持企業獲取交通、醫療等公共數據授權,綁定安全責任條款保障合規;三是設立“數據服務生態”獎勵券,按服務數量與品質獎勵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合規諮詢、標注等服務的機構,完善服務生態;四是依託“東數西算”工程發行跨區域算力兌換券,允許企業用閒置算力抵扣採購成本,優化算力資源配置。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