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710場電影項目完成洽談 中小成本項目或成創投市場主流

2018-06-25 15:25:11 | 來源:央廣網 | 責編:陳晨

  對於滿懷熱忱和想法的青年導演來説,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得到一個與電影工業接觸的橋梁。上海國際電影節就給他們提供了這個讓夢想變為現實的機會。今年上影節期間共有710場電影項目完成洽談;在創投活動中,有42個項目從眾多申請中突圍,有機會獲得投資。

  越來越多的青年影視人、新鮮的故事、有力的資本,在上影節這個平台中找到彼此,確立方向。

  默默無聞寫劇本、蟄伏于小成本影片中苦於得不到市場和資本的賞識,幾乎是所有電影新人最初幾年要經歷的艱辛。他們都期待一個平臺,可以讓手中的電影項目有機會直接面對投資人、製作者和片廠,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項目創投搭建的就是這樣一個平臺。

  今年,電影項目創投共收到來自12個國家的399個項目申請,最終42個項目突圍,分別入圍“創投訓練營”“青年電影計劃”和“製作中項目”。

  獲得阿裏影業A計劃關注項目的導演敬然是電影科班出身的海外留學生。儘管在美國影視行業摸爬滾打近十年,有豐富的短片製作經驗,但第一次指導長篇作品,找資源仍給她帶來不小困擾。敬然認為,講好故事、保持自身獨特十分重要。

  此外,本屆上影節創投活動新增加了“製作中項目”推介,專門為已初具雛形的項目提供展示平臺。導演段春雨攜帶作品《誠惶城恐》入圍其中。這是他第一部導演作品,前期投入的200萬元基本來自劇組自籌。目前,影片已經拍了一半。要想順利上映,後期還需更多資源支持。

  如今上海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已進行了十二年,見證了54部影片進入製作。包括《鋼的琴》《白日焰火》《十二公民》《師父》等在內的很多項目已成為名片甚至獲得國際大獎。

  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傅文霞介紹:“有的影片雖然拍攝完成了,但是沒有宣發的渠道;也有的在拍攝之中可能把資金用完了,沒有後期的製作資金。所以我們今年做了‘製作中項目’,等於在後期再扶一下這些項目。”

  我國銀幕數量從2011年的9200多塊增長到去年的超過5萬塊,年均增幅27%,迅速增長的銀幕數量不斷助力票房達到新高度。與此同時,崛起中的網絡視頻平臺使得電影傳播渠道多樣化,回收製作成本過程中票房收入的決定性地位開始下降。從今年上影節融資計劃來看,中小成本項目成為創投市場的主流。某電影公司投資人説:“大多小成本電影能拿到的融資應該在50%以上,對於近千萬元的處女作而言,融資在20%-30%的情況會多一些。”

  在段春雨看來,對於投資方而言,小成本意味著更多可能性。他説:“我的項目400萬元其實對於目前電影市場來説是小成本的東西,它不是一定要在票房上拿到多少錢,而是可能在其他一些方面收回成本。”

  隨著大量資本涌入電影市場,優秀的項目開始被各路資金爭搶,如何避免好項目被資本綁架,年輕人如何完善市場意識、增強談判能力也成為電影創投市場關注的焦點。阿裏A計劃負責人李海華介紹:“創投會讓導演有很多機會面對資方,是集中式的洽談。”(記者 何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