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走進“品質時代”

2018-08-03 08:44:46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責編:陳晨

中國品牌走進“品質時代”(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徐 駿作 新華社發

中國品牌走進“品質時代”(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1987年,浙江杭州武林門廣場上,杭州人點起一把大火,5000多雙假冒劣質溫州産皮鞋葬身火海。(資料圖片)

中國品牌走進“品質時代”(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2018年7月4日,在杭州的萬向錢潮智慧工廠,一名質檢員在檢查産品品質。記者 沈伯韓攝

中國品牌走進“品質時代”(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3月13日,在安徽省肥東縣撮鎮鎮的一家商場裏,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商品價格抽查産品品質。許慶勇攝(人民視覺)

中國品牌走進“品質時代”(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吉利汽車寶雞製造基地的車身總拼線。新華社發

  1978年,改革開放元年,中國國民經濟處於恢復初期,許多企業生産效率低、産品品質不高。為此,原國家經貿委于1978年6月24日向全國發出了關於開展“品質月”活動的通知,決定於當年9月在全國開展“品質月”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品質第一”的思想,樹立“生産優質品光榮、生産劣質品可恥”的社會風尚。

  此後40年,政府重視品質、企業追求品質、人人關注品質的氛圍日益濃厚,出現越來越多高品質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

  砸冰箱 和 燒皮鞋

  “品質第一”造就中國品牌

  1985年,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的前身)收到一位用戶反映:工廠生産的電冰箱有品質問題。初任廠長張瑞敏突擊檢查倉庫,發現庫存不多的電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張瑞敏當即決定,在全廠職工面前,將76台電冰箱全部砸毀。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國內消費者對家用電器的需求旺盛,各種商品嚴重供不應求,很多企業努力上規模,只注重産量不注重品質,市場上甚至流行“紙糊的冰箱也能賣出去”的説法。張瑞敏帶頭砸毀76台有缺陷的冰箱,喚醒了工人的品質意識,成為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

  品質體現著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更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品質,不只是體現在企業發展中,還體現在中國城市建設中。

  80年代,價格低、款式新的“溫州鞋”風靡全國,其産量一度佔全國1/10,但對溫州皮鞋品質低劣的詬病也不絕於耳,被稱為“晨昏鞋”、“星期鞋”,一些城市開始驅逐“溫州鞋”。 1987年,浙江杭州武林門廣場上,杭州人點起一把大火,5000多雙假冒劣質溫州産皮鞋葬身火海。這一把大火,及時燒醒了溫州人的品質意識。

  知恥而後勇。1994年,浙江溫州頒布《品質立市實施辦法》,在全國率先實施品質立市戰略。此後,溫州先後經歷打假治劣、名牌興業、信用溫州、品牌強市4個階段,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品質重災區蛻變為先進製造業集聚地。敢為人先的溫州人,在追求卓越的品質建設之路上,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不管是“砸冰箱”還是“燒皮鞋”,都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堅持“品質第一”的縮影。40年來,從注重産量到強調品質,中國品牌的實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據英國品牌價值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在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強中只有15個,佔全球總數比重僅有3%。2018年,有66家中國品牌上榜,佔全球比重提升為15%,躍居世界第二位。而在未來,中國在打造中國品牌、世界品牌方面具有更大的潛力。

  10%投入 和 11.6%增長

  創新力構成中國新面孔

  2001年,IT行業遭遇寒冬。華為在內部展開了大規模的討論,確立了“品質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四大法寶。在業界都壓縮開支、放棄研發投入的時候,華為反其道而行,加大3G等新技術開發,持續優化通信産品,成為享譽世界的科技品牌。

  從1992年開始,華為就堅持將每年銷售額的至少10%投入研發。用華為內部的話説,“什麼事情都可以打折扣,但研發的10%投不下去是要被砍頭的”。今年,華為承諾將在研發方面投入150億至200億美元。

  “堅持只做一件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這樣解釋華為的成功密碼。30多年來,華為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墻口”衝鋒,既堅守産品品質,又積極技術創新,堅定信心朝前走。

  華為的發展凸顯了中國企業全力聚焦産品品質和企業創新的決心,與之相呼應的,是中國整個産業的升級和經濟發展的轉型。

  華為在深圳成立之初,珠三角地區還是大家心目中的“世界工廠”。如今,珠三角已聚集了大量科技創新企業,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也為中國製造業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了動力。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航天、中國蛟龍、中國水電站……這一個個令人自豪的超級工程背後,是品質提升與技術創新的驅動。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發展邁入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等機構日前發佈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排名再創新高,上升到第17位,成為首個也是唯一進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這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高品質發展部署的豐碩成果。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刊文稱,如今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納米技術、綠色能源技術和生物工程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進步。中國城市和企業令人驚嘆的活力和創新能力構成了中國的“新面孔”。

  木門 和 鐵鍋

  品質提升行動沒有終點

  去年10月,北京趙先生新家裝修時訂購了一款品牌木門,搬至新家後卻發現裝好的木門有刺激性氣味。詢問售後才發現,店家安裝的木門是假貨。

  “建材市場水很深。”——許多消費者都有這種感受。其實,無論是傢具家電,還是服裝箱包,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低品質、無保障的産品,甚至是假冒偽劣産品。人們對高品質消費的需求與低品質供給之間的矛盾,已成為國內市場的痛點。

  今年春節,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熱播,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一時間,消費者蜂擁而至,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但鐵鍋的品質卻良莠不齊。半年時間,從“章丘無鍋”到“假鍋橫行”再到“無人問鍋”,這顯示出市場對高品質産品的巨大需求,也反映出中國製造業品牌建設依然相對滯後。

  專家認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品質總體水準穩步提升,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中高端産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

  “我們既應為改革開放40年中國製造的迅速進步而自豪,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一些品質誠信缺失企業帶給消費者的傷害會損傷中國製造業。”中檢協聯合(北京)品質檢驗研究中心主任張明認為,全社會唯有加強品質誠信建設,激勵企業狠抓品質提升,方能打贏品質攻堅戰,讓“品質”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

  加快建設品質強國,也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舉措。“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品質強國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建設品質強國。

  2017年9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品質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就品質提升進行專門部署,強調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品質,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同時提出,到2020年,供給品質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當然,一個國家的整體品質水準涉及技術、管理、科技、教育、人才及工業基礎方方面面,品質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蔣家東表示,從國際上品質提升的經驗看,無論是上世紀60年代日本的“品質救國”,還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品質振興”,基本上都經歷了10年左右的時間。因此,開展品質提升行動要一以貫之,馳而不息。

  蔣家東建議,要通過提升品質來改善供給,著力打造中國製造、中國服務、中國工程優質優價的新形象,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同時,有效適應國際需求,實現中國經濟在更高品質基礎上的新的供需平衡。(記者 王萌)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