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9年全國能源工作取得的重要成績,並對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部署。
會議指出,2019年,全國油氣增儲上産態勢良好,油氣産量、儲量實現雙升。預計完成上游勘探開發投資3321億元,同比增長21.9%;石油和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分別達到12億噸、1.4萬億方,同比增長25%和68%;原油産量達到1.91億噸,扭轉了2016年以來的持續下滑態勢;天然氣産量(不含煤制氣)達到1733億方,連續3年增産超100億方,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全面增産。天然氣産供儲銷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加快構建“全國一張網”,全力推進29項互聯互通重點工程,日供氣能力提升5000萬方,三家石油企業儲氣能力達153.6億方,比去年增加約13.8億方。在煤炭、煤電去産能方面,2019年,堅決淘汰落後過剩産能,深入推進煤炭結構性去産能,組織實施年産30萬噸以下煤礦分類處置,明確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關閉退出落後煤礦450處以上,淘汰關停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超額完成去産能任務目標。在電力市場化改革方面,預計全年市場化交易電量將達2.3萬億千瓦時、同比提高6%,調峰交易電量達到400億千瓦時。
此外,在打贏“三大攻堅戰”上,全國能源系統成果突出。在能源扶貧工作上,累計下達光伏扶貧規模1910萬千瓦,幫扶貧困戶407萬戶。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任務,2019年,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達55%,累計替代散燒煤約1億噸,“2+26”重點城市清潔取暖率達75%,超額完成中期目標。2019年預計全年新增替代電量約2000億千瓦時,“十三五”前四年全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約13.7%。
面向2020年,會議強調,在油氣領域,將繼續鞏固增儲上産良好態勢,把切實抓好油氣安全保障作為國家能源局2020年重點工作之一。加快海洋及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等關鍵技術創新,持續推動“七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落實,做大渤海灣、四川、新疆、鄂爾多斯四大油氣上産基地,堅決防止增儲上産態勢滑坡;加快推動天然氣管網建設,建立以地下儲氣庫和沿海LNG接收站為主、重點地區內陸集約化規模化LNG儲罐為輔、管網互聯互通為支撐的多層次儲氣系統。煤炭方面,2020年,繼續穩基礎、優産能,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將逐步淘汰30萬噸以下落後産能煤礦,有序核準新建大型煤礦項目;做好煤炭與煤電、煤制油、煤制氣等相關産業協調發展;合理安排煤電建設投産規模和時序,著力提高電煤在煤炭消費中的佔比,持續降低供電煤耗;穩妥發展煤制油氣。涉及可再生能源領域,會議指出,2020年,國家能源局將切實抓好清潔能源發展和消納,積極推進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平價上網,2021年實現陸上風電全面平價;同時,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推動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協調發展,下大力氣解決好新疆、甘肅、四川等地區的清潔能源消納問題。會議同時強調,不能不切實際提高門檻,不能因噎廢食影響新能源發展。
同時,會議指出,要切實抓好污染防治攻堅任務。其中,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要確保人民群眾用得上、用得好,更用得起,特別是新增“煤改氣”要做到“先合同,後改造”。清潔取暖既要保供應,也要講節能。積極推廣分戶計量供熱,加強建築保暖和節能,積極營造節約用能的社會新風尚。在脫貧攻堅工作上,會議明確,要確保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三區三州”農村電網建設攻堅。要堅決落實行業扶貧責任,大力推動貧困地區能源資源開發,繼續做好光伏扶貧等能源扶貧工程,推動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加強重大民生工程建設,提高電力普遍服務水準,集中力量推進“三區三州”、抵邊村寨的農村電網建設攻堅,確保明年上半年完成任務。(記者 姚金楠)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