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2020-01-02 08:59:23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王濤

  新年第一天,央行公佈全面降準,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從目前看,保證跨年流動性平穩,需要更多資金支持。每到春節前後,流動性往往出現緊張局面。此時適時適度預調微調,有助於保持春節前後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利於金融體系在節日前後更好地滿足企業和個人的資金需求。因此,對金融體系來説,這是一顆“定心丸”。

  對於企業來説,這也是一顆“定心丸”。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需要更多長期資金。2019年以來,央行通過逆回購以及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對市場流動性適時適度調節。與這些貨幣政策工具相比,降準釋放的資金期限較長,與實體經濟的需求更為匹配,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降準所釋放資金的成本明顯較低,有利於帶動企業貸款利率下行,從而減輕企業負擔。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改革之後,降準還將進一步推動LPR利率下行,從而降低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降準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就此轉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貨幣政策的具體表述由“鬆緊適度”變為“靈活適度”。這意味著,貨幣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優化的過程,需要根據形勢需要,搭配運用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組合。

  當前,貨幣政策需要平衡好通脹預期和穩增長等多目標之間的關係。通過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使得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接下來,仍需通過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推進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陳果靜)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