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柬埔寨央行發佈了基於分佈式記賬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新一代支付體系“巴孔”,以改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之間的互聯互操作問題,促進金融服務的包容性,推動“去美元化”。經過1年多的運行,“巴孔”獲得了市場和輿論的初步認可。
儘管柬央行多次澄清,“巴孔”並非央行數字貨幣(CBDC),但這並不妨礙媒體和機構將他與其他數字貨幣進行比較。2021年4月,普華永道依據面向客戶的零售業務以及面向金融機構的批發業務的成熟度,發佈第一版央行數字貨幣全球排名,指出在60多個已有的數字貨幣探索中,柬埔寨“巴孔”在零售業務方面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巴哈馬的“沙美元”。
“巴孔”所獲的認可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在國內外市場的逐步普及。“巴孔”項目負責人、柬央行助理行長謝瑟蕾在2021年8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巴孔”的交易量從2021年一季度的數十萬筆,增長至二季度的150萬筆,金額達到5億美元,註冊用戶也由10萬增長至20萬。她表示,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疫情的蔓延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根據柬央行統計,截至2021年11月,“巴孔”已擁有約27萬用戶,完成了680萬筆交易,總額達29億美元。接入“巴孔”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從初始時的1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30多家。“巴孔”的服務對象已覆蓋約790萬人,佔柬埔寨總人口的一半。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柬央行設計“巴孔”的前兩個初衷:提高銀行和機構之間的互聯互操作性,以及為更多用戶提供更便捷、安全、低成本的金融服務。
除了在國內的應用,馬來亞銀行(Maybank)已經加入“巴孔”系統。2021年8月起,在馬來西亞工作的柬埔寨人可以通過該行將資金實時轉回柬埔寨,費率很低,該行成為“巴孔”的首個國際轉賬合作夥伴。據了解,目前有超過100萬柬埔寨人在海外務工,他們2020年向柬國內共匯款12億美元,而在疫情之前還要更多。其中,泰國、韓國、日本和馬來西亞是主要來源國,分別佔比73%、16%、6%和1.4%。如果未來這些國家均能實現低成本快速跨境轉賬,無疑將為海外務工者省下大筆費用。據了解,柬央行正在加緊與包括泰國央行在內的相關國家央行和商業銀行密切溝通,努力拓展“巴孔”跨境業務。
相較于在前兩個領域取得的進展,柬央行一直推動的“巴孔”在鼓勵使用本幣瑞爾方面效果還不明顯。誠然,要在一個美元化程度高達90%的國家推動“去美元化”,遠不是一個支付系統所能勝任的,更何況是在經濟受疫情衝擊而放緩的背景下。(經濟日報駐金邊記者 張 保)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