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訊:“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和整個銀行業保險業系統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各項工作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國新辦3月2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介紹了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和高品質發展的有關情況。“2021年,重點領域風險持續得到控制,宏觀杠桿率下降了大約8個百分點,金融體系內的資産擴張恢復到較低水準,再次回到了個位數。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狀況趨於改善,房地産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一批高風險企業和違法違規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未兌付的借貸餘額壓降到了4900億元。”
郭樹清介紹,金融業有力支持國民經濟恢復穩健成長。2021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7.7萬億元。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了將近30%,科研技術貸款增長28.9%,綠色信貸增長21%。
在普惠金融方面,小微金融服務量增價降。據介紹,2021年5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41.4%。大病保險已經覆蓋了12.2億城鄉居民。2021年,農業保險為1.8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7萬億元。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範圍。
在防範風險方面,銀保監會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減少了4.2萬億元。郭樹清表示,這些風險總的來説是可控的,未來將由高到低,逐步化解相關風險。(記者陸敏)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