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印發《關於推進街道鄉鎮養老服務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基本建成街道鄉鎮養老服務聯合體;到2035年底,聯合體全面建成,並取得良好成效。
在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老年人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特點。養老服務的供給不僅要細化,還要適應老年人不斷變化的需求。於是,近年來提供養老服務的市場主體漸漸多了起來:有的搞康養、有的搞配餐、有的搞家政、有的搞適老化改造等。不過,這些資源比較分散,有時還存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此次建立以街鄉鎮為單元的養老服務聯合體,就是要形成機制,統籌相關資源,暢通供需對接。這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的主動作為,也是打造老年人友好宜居環境的應有之義。
表面看來,養老服務聯合體解決的是老年人身邊“雞毛蒜皮”的小事,實際上它還關係到基層社會治理的問題。以北京市成立最早的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區域養老服務體為例,其簽約的成員單位包括銀行、超市、物業、飯店、菜市場、藥店等機構,都是老年人常光顧的場所。要讓各類機構根據業務特點和專業優勢為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務,不僅需要設身處地了解老年人的實際需要,還要將養老服務融入城市更新的過程,非常考驗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智慧。
做好養老服務需要溫度和態度。把碎片化的養老服務資源整合起來只是第一步。要形成長效品牌帶動效應,還需要多元力量的共同參與。從實踐來看,養老服務聯合體涉及各行各業,所提供的服務也多種多樣。考慮到各機構之間服務能力和服務資源不一,一旦服務品質失去控制,就難以保障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問題。要發揮區域內養老服務聯合體的最大效用,避免養老服務流於形式,一方面,要建立反饋平臺和評價機制,讓老年人有定期給機構打分的渠道,動員全社會加入養老服務體系的監督和優化中;另一方面,為避免養老服務內容同質化,聯合體應該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提高商戶的服務熱情,對受到老年人青睞的商戶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水電氣價格優惠等激勵,激發市場主體的參與熱情。此外,聯合體成員也可橫向合作,取長補短,進而豐富服務形式,提高服務品質。 (作者 韓秉志)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